4月20 日,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等60余所高校100余名校报编辑记者、宣传骨干参加了在浙大灵峰山庄举行的“全省高校校报编辑、宣传骨干培训班”。本次培训班由省委教育工委宣教处、省校报研究会联合主办。
会上,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军向诸位编辑、宣传骨干致欢迎辞,他向代表们介绍了浙江大学的发展历程和骄人成绩。同时,他指出,高校校报已成为学校宣传的主流媒体,办好校报应当围绕学校工作的中心,把握学校发展脉搏,推动校园文化建设。采用深度报道的形式,努力克服时效性的问题;整合校园报刊资源,丰富校报内容,减少资源浪费;与网络媒体联动,跳出校报办校报。
在两天的培训中,省委教育工委宣教处处长金一斌、副处长陈雷、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洪佳士、省新闻出版局副处长施丽琴、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新闻系副教授易容博士等给培训班成员上了生动的培训课,为高校校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与会人员均表示受益匪浅。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行政的机关报,校报在学校的改革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此,省委教育工委宣教处金一斌处长提出了校报发展的四个方向:往思想深处走,办校报有规律,面对学校的发展轨迹,围绕中心,强化核心,每张报纸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成熟的办报思想。往校园的平处走,办报要让人爱看、耐看、细看,要让学生喜欢看,要有趣味性,贴近校园文化。往品牌的高处走,每张报纸都要有勇创品牌的精神,这样才能走的长远。往社会的远处走,要站在社会的高度来看问题,了解社会的实际,尽量把校园里的新闻往社会上推,引起社会反响。
省教育厅宣教处副处长陈雷肯定了浙江省高校校报的发展,校报作为高校宣传文化的重要阵地,在报道学校中心工作、对外宣传上起了很大作用。他提出在新时期,高校校报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报方向,凸现办报特色,努力做好宣传工作。
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洪佳士高级编辑介绍了省高校校报文章参评浙江省好新闻奖的情况。随后,他还从标题、评论、版面编排等角度给省内10家高校校报做了点评,并提出了独到而精辟的见解,如校报可以通过说正确而动听的话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宣传,现代报纸在信息的发布上,可以像“化学实验”一样少量多次、逐步深入,从而起到较好的传播效果。
浙江大学新闻系副教授易容博士做了《特稿写作和校报深度报道的开掘》的报告,她介绍了深度报道的特点,深度报道的信息组合和思维方式等内容。
省新闻出版局施丽琴副处长介绍了浙江省报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新兴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以及报网互动的发展新方向。
会上,还穿插了校报大组的交流活动。绍兴文理学院、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纺织服装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的校报主编们介绍了各自校报的办报特色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