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中国新闻改革何去何从?
发布时间:2006-05-23 信息来源:城院新闻中心
掌声、笑声,缄默、思考……每一个在座的人都感受到了热情与责任、义不容辞与百折不挠,这就是李良荣教授带给我们的生动一课,引人深思,催人奋进。5月19日下午,复旦大学新闻学博士生导师李良荣教授莅临城市学院传媒学院,为学生作了关于中国新闻改革的报告。报告中,李教授回顾新闻改革的历史,针砭新闻改革的功过,循循善诱、谈笑风生,以他的博学深深吸引了在场的所有同学。

李良荣首先简单介绍了中国新闻改革的历程,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改革是从1982年开始的。他从80年代新闻媒体功能定位的革新,既媒体从以前单一搞宣传向功能多元化发展,确认新闻媒体的第一功能是向社会提供信息,讲到90年代都市报的异军突起,彻底的平民化报纸迅速占领市场。最后,李良荣针对媒体“小、散、乱”的总体状况,介绍了国家对媒体结构的五项调整措施,并分析了它们的利弊。这五项措施分别是,将零散的报社合并成报业集团;电视台频道专业化;“二级电视、三级报纸、四级广播”制度;制播分离制度;媒体一分为二,一块为经营的企业单位,一块为公营的事业单位。

报告中,李良荣还谈到了传媒的重要性以及中国传媒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挑战。他说,足球之所以成为“全球第一体育运动”,正是因为足球可以转播;乒乓球换作大球也是因为球大了可以更好的转播;京剧被誉为“国粹”,却难以在国内外流行,原因在于电视上很少转播;超女的流行,电视的现场转播功不可没……同时,他还讲到中国传媒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依然很小,全国传媒的收入一年不过一千两三百亿,还不如国外一个传媒集团一年的收入;中央电视台拥有14套节目,它的收入在全球排名59位,而外国电视台收入比央视多很多,人家却只有一套节目……总之,国家强大,经济水平提高,传媒才能更好地发展。新闻媒体处在根本性转变的前沿就是体制改革,体制落后是传媒发展的最大瓶颈。

李良荣的演讲博得了阵阵掌声和笑声,在最后的互动环节中,他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关于新闻立法、出国深造等几个问题。李良荣说:“……悲观地讲,在我有生之年怕是看不到《新闻法》的出台――它实在太困难了,难度太大,结果只会会让领导、群众、媒体三方都不满意……而且我也不提倡现在立法,那只会严重阻碍媒体进步。其实媒体主要的阻力来自领导机构和媒体自己……”李良荣告诫我们,以后步入工作岗位后,一定不要丢掉社会良心和良知。就读新闻的同学要不要出国深造这个问题,李良荣说:“学新闻的不要出国,出国就不要学新闻。”外国的新闻制度和管理方法基本无法在中国适用。

“中国的新闻事业就要指望在座的你们了!”李良荣在演讲的最后对大家说。他的话字字千斤,在场的每一位学生都仿佛觉得自己的肩膀沉重了许多,而由此带来的责任让我们成长的更多……

(张泉)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