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全面实施“教学创新工程”,推动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05-10-24 信息来源:城院教务部
经过六年多的规模扩张和超常规发展,城市学院已经成为一所得到社会初步认可的万人大学,基本完成了第一阶段“上规模”的任务。学院的教学工作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也已形成了一套富有城市学院特色的教学思路、工作机制、工作方法及规章制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获得了许多省级、国家级的教学成果。目前,学院继续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动摇,开始进入了一个“创特色、上水平”的全面发展新时期。在这样一个学院发展的关键转折期,该如何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做好我们的教学工作?这是一个摆在我们全院师生面前的现实问题。

创新是城市学院的灵魂和发展动力,惟有不断创新才有出路。依据学院的教学指导思想,本学年,学院教务部门经过全面、科学地总结以往办学经验,重新审视和认真分析我院教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在坚持常规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将全面推出并实施“教学创新工程”,其中包括五大子工程:教学研究子工程、教学质量保证子工程、专业与课程建设子工程、教材建设子工程、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子工程,争取在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培育品牌特色专业、加强教材建设和推进实验室工作等五大方面实现突破和创新。通过全面实施“教学创新工程”,将进一步强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中心,推动学院的教学工作创特色、上水平。

一、教学研究子工程:组织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建立教学研究制度,全面提高教学研究水平

教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反映学院的办学水平和层次,配合学院“创特色、上水平”的需要,学院教务部将牵头组织开展全院性教学研究活动,构建城市学院教学研究的组织框架,经过调研、分析,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城市学院建立教学研究制度的构想与实施建议。借鉴兄弟院校的一些具体做法,结合城市学院教学研究的工作现状,为最终建立教学研究制度提供基础性资料与可行性建议,推出教学研究项目的立项工作,出台《关于加强城市学院教学研究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同时,建立教学研究的配套激励机制,积极鼓励全院教职员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搭建教学研究的平台,筹备编印学院内部教学研究刊物《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教学与教改动态》(暂名),并以此为载体,定期发布教研活动信息、教研项目和教研成果等内容。

二、教学质量保证子工程:继续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院的生命线。六年来,城市学院在上规模的同时,始终把教学质量放在学院工作的重要位置,一直在进行建立符合学院实际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探索,并在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

创建“名牌教学型大学”,保证教学质量是根本。学院将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与健全以“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分析与改进,教学基本建设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依据“分院―课程―教师”三级教学质量监控目标,分析确定影响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并以这些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在人才培养全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为原则,建立具有城市学院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制度。整个教学质量保证子工程将围绕教学质量这个中心,引用ISO9000族标准的思想,以学生为本,改变全体教职工的观念;以全员参加为起点,增强学院的集体责任感和凝聚力;以过程控制为重点,保证学院教学过程的规范和教学秩序的稳定;以持续改进为目标,切实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

实施教学质量保证工程一直是我院教学工作的重点,也是各教学院系及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评价教学质量的好与坏,除了严格、科学、有效地监控教学工作的过程与结果外,也需要从学校的圈子跳出来,从用人单位的评价、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等更多的方面进行考虑,确保学院的教学质量的提高。学院教务部门将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学科的特点,提出我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及若干实施细则,并同时完善必要的教学管理文件。学院将本着“由粗到细、由点到面,瞄准目标、不断完善”的原则,逐步推进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学院教务部还将会同相关部门在本学期组织开展评选“教学名师”、“教学能手”活动,建设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教书育人能力的名牌师资队伍,积极促进城市学院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同时,为鼓励先进、鞭策落后,还将计划设立专门的教学奖励基金,用于对“教学名师”、“教学能手”以及学院级教学成果奖的奖励。

三、专业与课程建设子工程:培育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专业的设置与建设以及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主线,集中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专业与课程建设的开展,对提高我院教师素质、集聚高素质人才、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是促进学院“创特色、上水平”的关键。

在专业设置与建设的规划过程中,学院将以“强调特色和品牌、注重协调发展”为原则,合理布局专业和学科,凝炼办学特色,结合城市学院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与就业趋向,重点培育品牌、特色专业方向,从而形成学院的品牌、特色专业,学院教务部门计划在十月底前提出“城市学院专业设置与建设规划”的总体框架、大纲,11月中上旬形成讨论稿,11月中下旬形成“城市学院专业设置与建设实施意见” 的讨论稿。在培育具有城市学院品牌、特色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强调特色,以特色求发展。整个“城市学院专业设置与建设规划”将吸纳较新的教学理论与思想,做到宏观与微观、预见性与现实性、理论性与可操作性、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在课程建设的规划过程中,学院将紧紧围绕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计划推出“精品课程――重点课程――一般课程”框架,适时形成“城市学院课程建设规划”、“城市学院课程建设实施意见”的讨论稿。

“名牌教学型大学”需要名牌的专业和名牌的课程,政策方面以及人、财、物等方面计划将有更大的支持和投入,专门设立城市学院专业建设基金和课程建设基金,并出台相应的基金管理办法,着力打造一批高水平、富有特色的品牌专业和课程,增强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四、教材建设子工程:抓住机遇,组织开展教材建设,出版特色教材

教材建设是改革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育方法的集中体现。要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更新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教材建设。教材建设工作要与教学改革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依据城市学院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开展了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而教材建设正是与教改相配套的一项工程。我院是教育部确立的独立学院的办学典范,在教材建设方面也应当走在同类院校的前列。因此,抓住机遇,尽快开展教材研究工作已提上议事日程。学院的教材建设工作将由教务部牵头,会同图书馆尽快完成“城市学院教材建设规划”,并推出“城市学院教材建设实施意见”,设立城市学院教材建设基金,出台基金使用管理办法。

教材建设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是编写、出版特色教材。组织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站在就业市场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高度,积极研究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等,注重吸收各个学校的教学改革成果,在最新的教研成果基础上积极探索、研究,以“立足浙江,辐射全国”为原则,与浙江大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国内一流的出版社合作,编写适用于独立学院的专用教材,力争出版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系列教材。

所有的专业设置与建设规划、课程建设规划和教材建设规划讨论稿,以及相应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将在学院的首届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交大会讨论。

五、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子工程:进一步理顺实验管理体制,推进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改革

实验室建设反映学学校的定位和教学、科研水平。我院作为一所教学型大学,实验室在本科教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城市学院的实验室建设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随着学院建设实现了规模和质量的同步增长。学院已先后投入专项经费4018万元,建设实验室63个,其中建成47个,在建16个。目前,城市学院实验室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并且总体水平已领先于国内同类高校。实验队伍建设一直是高校的“软肋”,城市学院也不例外。目前学院存在主要问题有:不少教师对实验室建设及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实验室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制度不够健全,实验室和实验教学工作的激励机制尚未建立等。

实验室建设要与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立足自身条件,综合利用,增值开发,在教学、研发、校内服务、社会服务和培养教师中都要发挥积极作用。根据学院实验教学发展的需要,实验室建设子工程的重要任务将是改进和加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努力构建与名牌教学型大学相匹配的实验室工作与实验教学体系。要以转变观念为前提,以理顺体制、健全制度、改革与加强队伍建设、强化激励机制为重点,以建立实验室工作考核及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为龙头,全面推进城市学院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

本项工程将分为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为基础性工作:理顺体制、健全制度。包括学院的管理体质和分院的实验中心管理体制,将按实验室建制进行实验设备的核查,改进或引进新的实验室管理软件,强化管理规范。加大实验教学改革力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应用型、创新性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实验室建设、管理、教学必须的各项规章制度。该阶段的工作将在本学期内完成。

第二阶段为规范性工作:结合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符合实验室工作规律、有城市学院特色的实验室管理与教学队伍的管理模式;建立鼓励城市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与改革的激励机制;出台教学实验室工作考核办法,结合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探索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该阶段的工作计划将在十一月份推出讨论稿。

第二阶段为建设性工作:加快理工科分院实验室的三期建设,做好已建与在建实验室的验收工作;会同文经管分院,搞好文经管分院实验室规划;积极筹划迎接教育部独立学院教育教学评估的准备工作;推进专业实验室的评估工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学院目前正处在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目前,“教学创新工程”已经全面启动,我们要牢牢抓住工作创新和制度创新这个龙头,不断更新观念,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将具体行动落实到开展教学研究、完善质保体系、培育特色专业、组织教材建设、加强实验室管理等“五项修炼”中去,群策群力,齐抓共管。相信经过全面教职员工的通力合作与不懈努力,必将推动学院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周金其 谢海燕)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