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世杰
(2004年10月1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我们满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欢聚在这里,隆重庆祝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建院五周年。在此,我谨代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11200多名师生员工,向百忙之中拨冗光临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季节送来了衷心的祝贺,与我们分享节日的快乐!
1999年夏,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步伐。沐浴着全教会的东风,浙江大学与杭州市合作,并与浙江省邮电管理局(现浙江电信实业集团公司)联合发起创办了城市学院。
五年来,作为经教育部和浙江省政府批准的全国首批独立学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确立了“依托浙大,立足杭州,服务”的办学宗旨,“上规模,上水平,办出特色”的工作方针,发挥名校办学、政府支持、机制灵活三大优势,书写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独具特色的篇章。从一个只有431名学生,32名员工,占地116亩,校舍建筑面积55000平方米的“迷你”高校,发展到现在设有36个本科专业,拥有10700多名本科生,27名研究生,专职教职员工520多名,兼职教师600多名,占地1027亩,校舍34万多平方米的万人大学,城市学院用短短五年时间走过了传统高校几十年的历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五年栉(音志)风沐雨,五年艰苦创业!五年来,在教育部、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城院人面向市场,变压力为动力,坚持规范的独立办学,实施灵活的发展策略,构建高效的组织机构,逐步建立起既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又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人才需求,确立了本科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并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应用性、创新性、开放性、复合性、多样性人才的教育理念,视教育质量为学院的生命线,加强教育创新,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并精心组织实施,严格教学管理,努力组建教师队伍,有力保证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五年来,学院逐渐成为一所深受考生家长欢迎的学校,从2000年起,二本生的比例逐年递增,2004年文理科的二本生比例分别达到77.5%、59.5%,远远超过同类院校;学院培养了一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04、2005届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超过93.6%。
城市学院独立的办学体制,灵活的民营机制以及优质的教育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赏,2003年6月18日,在全国高等学校试办独立学院工作视频会议上,被教育部誉为全国独立学院的典范。这是对城市学院办学的极大鼓舞和有力鞭策!
回首五年来的办学历程,城市学院的发展离不开浙江大学母体的支持。依托名校办学,是学院的品牌和优势。浙江大学强大的办学综合实力保证了学院办学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而尤为重要的是对母体学校人才资源上的依托,浙江大学输送的近200名教师和管理干部,为学院初创,为传承浙江大学求是创新学风,为构建新型的办学模式和管理机制,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样,城市学院的史册上也永远铭记杭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1999年7、8、9三个月中,市政府领导两次来院现场办公,保证了三通一平和工程的顺利进展;2000年8月,市政府领导又一次来院考察,作出了城院就地发展为“千亩校园,万名学生”的决定,并将学院扩建列为市重点建设工程,由市长亲任组长;2002年又增资4000万进行扩股等等。我们深切感到,没有浙江大学、杭州市政府和浙江电信实业集团公司等董事单位的大力支持就没有城市学院的今天,在此,让我们代表全院师生员工向上述董事单位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我们也衷心感谢并将永远铭记长期关注和支持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各级领导、各界朋友!我还要代表学院感谢所有曾经和正在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甘苦备尝、矢志不渝的全体师生员工!感谢所有对母校赤子情深、爱校荣校的校友们!
建院五周年,是学院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牌,学院基本完成了“上规模”的办学目标!今后,学院将进入“上水平,办出特色”的关键阶段。面向未来,我们正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时代。知识经济、民族复兴、科教兴国给高校提供了一个空前广阔的舞台,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同时,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也使高校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根据学院董事会审定的发展目标,到2010年,要力争成为地方一流的教学型大学,到2020年要力争成为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地方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一切为了学生成才”的理念落实到教育、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产学研合作和教育国际化为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改革,继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力争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老师们,同学们,忆往日峥嵘,我们豪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发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科教兴国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海内外校友的关心与支持下,继承和发扬优良的传统和作风,保持忧患意识和拼搏精神,自强不息,继往开来,谱写出更加灿烂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