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茶论道,享受春意 (摄影:邵权达)
春日话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旅游管理20032班
蔡时超 江南人爱喝茶,本人亦如此,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便养成了“一壶茗香一本书”的爱好。进了大学,自觉品茗没有在家方便,但在我的行囊里,总是少不了一袋龙井茶。每每在寝室里温书,总要泡上一杯。时间一长,便有了一个小雅号:“the daughter of tea”。
学旅游的,春雷一声,脚底便像抹了油,总想往外跑。近日,寝室为定一个出游方案吵的几无宁日,于是便选我当参谋。为做好这个参谋,我翻阅不少有关杭州茶文化的书籍,摘录点滴,愿为室友和城院学友作个指南。
杭州西湖群山产茶,历史悠久。《茶经》中记载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到了宋朝,下天竺香林洞的宝云茶、香林茶和上天竺白云峰的白云茶列为贡品。苏东坡曾写诗吟赞白云茶:“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火鲜谷雨春。静试却如湖上雪,对尝兼忆剡中人……”古人云:“龙井茶,真者甘香而不冽,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沦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有益于人不浅,故能疗疾,其贵如珍,不可多得。”游龙井品名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吴敬梓《儒林外史》十四章中对西湖景物作了生动的描绘,其中对杭州的茶室,以及清代杭人饮茶之风,着墨颇多,书中说到:马二先生步出钱塘门,过圣因寺,上苏堤到净慈,四上茶楼品饮。这一路上,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卖酒的青帘高飘,卖茶的红炭满炉。在吴山上,更是茶铺子,茶桌子林立,这一条街,单是卖茶的就有二十多处。
从饮茶之风,可再讲茶的功用。苏东坡嗜茶如命,诚如他自己所说的“尝尽溪茶与山茗”。他在《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诗中写到,有一天,诗人告假,独游湖上净慈、南屏、惠昭、小昭庆诸寺,晚间又至孤山拜访惠勤禅师,这一日他先后品饮了七碗茶,诗兴大发,遂留下此诗,极尽对茶叶功用的夸张和杭州茶的神往。茶功的确如神,魏文帝曾有诗句:“与我一丸药,光耀有五色,服之四五日,身体生羽翼。”苏东坡却认为卢仝的“七碗茶”更神于这“一丸药”。卢仝是唐代一位颇谙茶事之人,他的《谢孟靖议新茶诗》,对饮茶的妙处作了淋漓尽致的描述:“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肤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惟觉两腋习习生清风!”像我,不需七碗,只饮一碗,也即有“饮后舌根尽留芳,馨香回九肠”之感。
杭州好玩处极多,游湖、游山,若有一壶好茶,则更锦上添花;有时也不必外出,在城院中选个静谧的角落,带上一杯好茶,也如神仙一般。我爱茗茶,我亦爱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