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教育部党组先后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关于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提出了任务要求。在学校和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计算机与软工系教工党支部坚持实施“党建+”驱动模式,充分发挥“双带头人”作用,以一流党建引领“立心”,以人才培养创新“铸魂”,以学科专业前沿突破和创新创业内力驱动“兴业”,将教师和党员的两种身份拧成“双螺旋”合力,践行党员的责任和初心,以奋斗明确教师的担当和使命。
立心:筑牢思想之基,一流党建提升凝聚力战斗力
作为杭州市教育系统“最强党支部”、学校首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计算机与软工系教工党支部以“党建+聚才”为驱动,用情怀和干劲将人才吸引团结在党旗下,汇聚成一股推动创新发展的强大动能。现有正式党员22人,预备党员1人,拥有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占比近90%。全体支委党龄都在10年以上,均为党建和学术双骨干,现任党支部书记为杨枨教授/博士。
支部中有学校中层干部2名,严格做到“四带头”“三联系”。在党支部组织力提升工程实施中,进一步规范“三会一课”制度,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提升支部政治领导力和思想引领力,将提高党员思想意识与如何促进学科的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党务工作和业务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鼓励党员积极参与系所的管理和建设工作,在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改革等重大事项中积极发挥支持、配合、保障和服务作用。
支部党员发展工作规范有序,坚持好中选优,注重从高学历、高职称、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2020年发展高知群体党员2名,2021年新增1名。支部通过组织形式多样、有活力、有温度的党日活动,努力营造友爱互助氛围,为学科发展保驾护航,以一流党建为一流学科发展凝聚人心、争取人心。

铸魂:厚植人才沃土,以党建为抓手促进人才培养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教师担负的重要历史使命。支部成员模范践行,爱岗敬业,突出三全育人,课堂上积极融入思政元素,筑牢课堂教学“主渠道”,课外每一位党员还与学生结对,通过午间沙龙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和做好职业规划。党支部大多数成员担任系、研究所、实验室、实训基地负责人,也同时担任班主任、学术导师,带领本科生参加学科竞赛,充分彰显“党建+育才”特色。支部有1人获评杭州市首批杰出教育工作者,1人入选首批杭州“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入选杭州市属高校“西湖学者”。
近年来,在80多项省部级及以上教改项目的支持下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以产学深度对接为主要特征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目前,获评2门国家一流课程、7门省一流课程,线上编程课程研发获谷歌全球人工智能研究奖;出版教材17本,获评1项国家级优秀教材、4项省优秀教材奖;专业技术群工作获评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最佳案例(全国20例)。
在MOOC课程的开发上,在支部引领下荣获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首批优秀试点学院。以支部成员吴明晖教授负责的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App Inventor-零基础Android移动应用开发》课程为例,自2016年上线以来有超过50000人修读;其《深度学习应用开发-TensorFlow实践》已完成6期开课,有5万+学员修读。课程视频上线学习强国,有超过10万学习量。
在学科竞赛等活动上,在支部老师的带领下,成功承办了第四届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华东区分赛区),并获全国高校金奖,学生团队获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1项,省一等奖2项、省三等奖1项的好成绩。近年,学生获“ACM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金奖3项、银奖11项、铜奖24项。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二等奖1项,企业命题类三等奖2项。
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结对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党支部获评学校先进基层党支部称号。人才培养富有成效,计算机专业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1年又成功申报增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近三年计算机、软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高于95%,用人单位满意度近90%。

兴业:立足学科特色,党建业务融合服务事业发展
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积极强化党组织的社会号召力。“双带头人”支部书记杨枨教授充分发挥自身的学术威望和影响力,将一大批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的业务骨干和拔尖创新人才团结带动起来,聚焦服务国家和省、市重大战略以及学校“百强大学”建设工作。
党支部重点提升学科团队的思想政治素质,优化学科团队的组织结构,确立学科团队的共同价值观,明确学科建设的发展方向,实现“党建+业务”的双融合、双促进。2020年,支部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202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2项,申报硕士学位授予权点工作取得突破。
产学合作服务地方作为社会号召力作用发挥的重要平台。携手Google、西门子、亚马逊AWS、苹果、浙大网新等行业领军企业,开展产学深度合作,是谷歌Android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亚马逊AWS高校计划成员。同时,将各头部企业的优势技术和产品开发成为高校体系化教育资源,并进行教学实践和培训推广,形成集聚效应。建成Google引领示范,其他头部企业共同参与,集创建、实践、体验和培训一体的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杨枨、侯宏仑等教授的《基于互联网+教育平台的“数据结构”课程改革》《谷歌-杭州黑胡桃人工智能研究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暨创客交流中心示范》等多个项目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
在浙江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践行“美好教育”中,吴明晖带领支部成员共同建设“智能终端与移动应用开发”虚拟教研室,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目前,吸引了全国29省市自治区的100多所高校加入。支部有6名党员加入面向高中生开设的《人工智能与社会发展》课程组,与中学共同探索与高等教育有机衔接、协同育人的新路径。

在数字化改革的背景下,支部党员投身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工作,为“数字治理第一城”建设贡献力量。其中,有三名教师分赴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部、三江汇管委会、省发改委创新与高技术发展处挂职。在“数字治理第一校”建设中,支部书记率先垂范,兼任学校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主任、超算中心主任,以“推进整体智治,打造数字治理第一校”为目标,围绕“1+5+2”工作体系,推进各项改革工作。另有2名教师任学校城市大脑研究院青年领航学者,3名教师在校内柔性挂职。当前,数字化改革的标志性应用场景如公共数据协同平台、学在城院平台、智能直录播系统等深受师生喜爱。
对照新时代新要求,计算机与软工系教工党支部将继续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实施组织力提升工程,当好“领头雁”,建强“先锋队”,为“百强”计算学院的新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