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他们是青春的榜样,更有自己的模样
发布时间:2018-01-17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少年就应该在阳光下挥洒汗水,年轻的世界就应该被好奇与兴趣所占据。

  2016-2017学年,浙大城市学院共有19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记者采访了其中的6位,讲述他们四年一刻的寻梦之旅。

在他们中,“技术宅”也是在新闻部工作的热血少年,美女学霸活跃于支教项目奉献爱心,临近大四接下学生会主席这一棒的中文女孩为工作全力以赴,对待荣誉云淡风轻的“老学长”惯于在运动场上激扬青春……他们是青春的榜样,更用热情与坚持绘出了自己生活的斑斓之色。

在“折腾”中寻找灵感的技术男


郑楠,计算院软件工程1403学生大三的实习阶段,他就承接Google全球第一个给学生做的商业项目《Google中国教育合作项目校园网平台》。

初次见到郑楠时,他刚暂停了手头的工作从实验室气喘吁吁赶来“大四课程很少,我现在基本在实验室呆着,做一些技术积累。比如人工智能方面,它涉及的范围很广,我们也在涉水摸索当中。现在我们已经有一个三人小团队了,不过作为学生,我们的首要任务还是认真完成毕业设计,说不定能顺着毕业设计找到灵感。”大学时光郑楠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度过,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技术宅的标配,若只把郑楠当做一个简单的技术男那你就错了。

郑楠还喜欢“折腾”、喜欢寻找兴趣大一时参加了学院的社团联盟新闻部,不仅学习了剪辑视频,还收获了许多友谊。后来经学长推荐,加入了ACM实验室,大大小小的比赛中经受了历练。机缘巧合下进入了Google实验室,开始了人工智能方面的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找到了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对于郑楠来说寻找兴趣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是不管是寻找兴趣也好,技术积累也罢,都是一个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他说的,“做我们这个行业的,好奇心和责任感是隐藏指标,相比大一大二的年少轻狂,我在努力让自己变得更沉稳。”郑楠正努力地以一颗赤子之心,用一个成熟的姿态,去拥抱未来的自己。


美女“竞赛学霸”很会“玩”


王妍,来自创意院工业设计1401。她笑靥如花第一眼见她很难将这样一个美女与“竞赛学霸”联系在一起。

“前段时间和室友们一边准备竞赛,一边备战考研,同时还要准备开题答辩,虽然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还是有条不紊完成了。”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王妍十分注意专业素材的积累,手机备忘录就是她最好的帮手,“平时要是想到有趣的点子或者在设计网站看到好的创意,我就会立刻记在手机备忘录里。大学期间应该多多参加竞赛,锻炼自己的专业素养。”

竞赛之外,王妍还积极参与社会工作,她是创意分院党员之家的主任,在“支援西部,创意改造”暑期实践活动之台州黄岩乌岩头村支教项目中,王妍负责整个项目的统筹。她参与了黄岩村农产品包装和logo的设计,帮助民宿设计衍生产品VI,同时运用自身专业技能设计了企业LOGO项目LOGO和产品手册,受到村里领导的一致认可。“我对支教很感兴趣,今年寒假有想去斯里兰卡支教的打算,希望能把自己的特长运用到实际中去,帮助更多的人。”

王妍不仅会学还会“玩”喜欢看书的她在朋友圈的微信阅读排行稳居第一名她还喜欢一边旅游一边摄影,给朋友拍照,留下沿途的回忆她多才多艺会弹钢琴跳舞,多次参与学校活动的演出,还担任过学院学生会礼仪队副队长。

青春扬尘,四年一刻


忙,一个字贯穿了传媒院中文1401班吴巧珍的大学生活。

从演讲与口才协会会长,到学院团委宣传中心副主任,再到学院学生会主席,从一名小干事到成为管理300人团队的主席,吴巧珍用三年半的时间。她将学生工作做到极致的同时,完成了自身的蜕变。

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吴巧珍直到临近大四接下学生会主席这一棒大四,身边同学纷纷把全部精力放在考研或实习上,吴巧珍却难以全身心投入。为做好学生会主席,吴巧珍舍弃了很多东西“会很突然,就比如说这个时间段突然一个电话打过来要开会,或者要求我做一件其他的事情,这时间是我难以预料和控制的。”尽管工作上很多猝不及防,但她全力以赴、尽心尽力。

敢想敢拼的吴巧珍,喜欢探索各种可能性,她当过家教做过编剧宣传过少儿网红”、进过电视台去过婚庆公司……校内学业、组织两蒂生花,校外实习、竞赛处处留香。对于实习,吴巧珍说自己的经历比较杂。为了更好融入社会,她实习时尽量会选择与之后的职业有关联的工作。“我就想试一下不同的职业是什么感觉。”

“吴妆新着笑颜展,巧敏过人毅行前。珍惜嘉谊今生缔,风雨同舟写新篇。”这是机自1503的许尔波特意为好友吴巧珍写的诗青春不短,却未必够用来下定决心为自己做一次勇敢的选择青春不长,却也够选错之后山穷水尽再说放弃。吴巧珍的青春里,步履不停,未曾却步,每一刻都值得被铭记。

踏踏实实,将理想进行到底


她是本专业最勤奋努力的学生之一这是医学院临床1406班主任杜阳龙,对本班学生俞霞的评价。

对于俞霞来说学习没有捷径,只有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地看书背书才能将书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运用到实践中去。“不要把学习当做是一种负担,把它当作是一个兴趣,一种责任。当有了这样的信念,再枯燥的东西都会变得有趣。”俞霞勤恳踏实的态度、乐观积极的性格让复杂繁琐的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悦,在纷繁复杂的临床医学知识海洋中,游刃有余

科研项目与课题研究成了俞霞专业学习的调味料,如今在浙大华家池校区开始第四年专业学习的她,回想起那些简单学习的日子满是感动。在做科研的过程中,为了一个小细节与小组成员争吵得面红耳赤;面对考试和实验双重考验忙焦头烂额;跟小组成员一起熬夜赶进度。在综述、实验设计、实验过程、论文的每个阶段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困难。俞霞从来都没有想过放弃对于她来说“这是一次磨砺成长的机会”。

“我希望自己不只是能成为一名医生,更能成为一名好医生,始终不违我的初心。”儿时的梦想始终如一,成长又为梦想赋予了更充实的定义,让初心长出翅膀,更蓬勃地飞行。


梦想途中永不言败


陈文学,来自金融1405在朋友的眼中,他睿智,有哲学家风范;理性,隐藏着一点点感性的特质;开朗,言行举止目里眉间不失风趣。兴之所至他会对世界大势侃侃而谈,儿女情长时又会吐露他潜在的精致与细腻。

学习对于陈文学来说源于兴趣,在于坚持。他是从国贸转到金融专业的。基于对金融的浓厚兴趣以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看好,他慎重做出了转专业的决定,也是这无悔的决定使他在学习上更有动力。

陈文学曾任田径队队长学院男子200米记录的保持者。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省级体育赛事曾获得浙江省大学生田径精英赛个人项目200米第3名、100米第4名,团体项目4*100米第1名、4*400米第3名。田径队的训练是很枯燥的,不像篮球排球的训练,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有互动的乐趣。田径队的训练就是不断地跑,而复始,不断挑战身体与意志的极限  

在大二的两次省级比赛上,本有资格拿好成绩的陈文学因一次赛前受伤,一次赛前感冒,导致状态下滑,最终没拿到什么名次。那时,陈文学对自己的坚持产生了怀疑,坚持训练了两年时间下雨天也没缺席,每次训练回来一身痛,一痛就是好几天。付出却没有得到回报。”在这段痛苦的挣扎期,田径队指导老师奚学明像朋友一样鼓励他、开导他,带他度过低谷。田径队的训练是无味的、辛苦的,但也正是这样枯燥的训练,让他学会了坚持,学会了用意志力去克服困难。

四年时光白驹过隙,大一的景象似乎还在眼前,已是即将毕业的大四老学长,如今陈文学已拿到了英国伯明翰大学等名校offer,他会一直对未来心存美好

“不正经”少年的“正经”态度


何自立,来自工程分院道桥1401,曾任班长,分院团学联组织部部长团委副书记等,就是这样一个在学业上优秀,在工作上认真的同学,却常常说自己是一个“不正经”的人

钟爱的排球这事儿上,何自立形容自己是一个“不正经”的二传手

“当初好奇,在排球纳新中误打误撞进去了,刚开始的训练很痛苦,双臂打到抬不起来,后来将痛苦的训练看成一种乐趣,也结识了众多好友。当时只是替补的二传手,兢兢业业,努力训练,最后协助学院拿下排球联赛冠军,随校队出战省大学生排球联赛,一举夺冠

在学习这事儿上,何自立觉得自己是个“不正经”的求学者

“进入大一时,以极其高的标准要求自己,立志成为最优秀的那一个,担任班长,参加竞赛,有自己的规划,主次分明。获得多种荣誉时,不骄不躁,秉持着伪佛系的态度,对含金量高的比赛、项目倾尽心血

何自立虽然总说自己“不正经”,但也许只有他心里知道,对待生活与学习他有多正经。在一次暑期实践活动中何自立与几个同学去苏州进行“生存挑战”,“那应该是最惨的日子了,一天下来,五个人,两个馒头,头顶烈日发放传单。虽然痛苦,但傍晚走回去的路闲散而又值得记忆,清凉的晚风吹着,大家唱着歌,心在一起,也尝到了生活该有的滋味

  对于何自立来说大学生活很丰富,大学成就也很多。但真正想说的只有一个词,那就是感谢。“感谢所有出现在生命里有意义的人,是他们赋予我的大学不一样的含义,是他们使我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人。也是他们让我的不正经与正经都有了意义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