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以感恩之名,重拾温暖
发布时间:2017-11-23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感恩节。

感恩节是舶来品但感恩之心不是

这个节日中所蕴含的意义是人类社会留存的温热,没有国界,不分种族,有的只是人与人心灵之间的碰撞。

以节日之名,将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感恩用最简单、最热忱的言语表达出来,这也是一种生命的惠泽。

感谢你们!用爱编织出生命的流光溢彩

20171123115961.jpg

对于经历完高考不久的外语1703的卢叶楠同学,此刻最想感谢的人是自己的父母。回忆起高中三年的寒窗苦读,父母的付出与支持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高考前,他们每天不辞辛苦地为我送餐。为了让我有一个更好的休息环境,不管天气寒冷或者炎热,他们都在校门口等我、接我回家,这份谢意一直深藏在我的心底。”回想着父母努力为自己“编织”出幸福的一幕幕,卢叶楠内心的感恩不言而喻“我的爸妈不会表达,我曾经不太懂他们,但是他们的身影在我的生命中逐渐清晰,他们关切的神情我也时刻记在心里。今后,希望自己少些任性,多些成熟后的勇气,走近他们,用更多的爱与行动去回报!”  

“真的很感谢她,她的教导与鼓励,让我们重新燃起了学习的希望。”护理1602的叶荣表达了对范立梅老师的真诚谢意。

对于医学院的学生来说,上实验课最害怕的是失败,有时候一个实验要历时34个小时,实验的失败就意味着之前的努力都要重新来过。“没事,不行就再做一个,慢慢来。”每当范立梅看见同学失败沮丧时,都会这样鼓励他们,她温柔的话语让很多同学重拾信心。“谢谢范老师让我对微生物这门课重新燃起了希望,我原本都打算放弃的。” 叶荣的话也是许多同学的心声。许多时候,老师不单是在传授同学们知识,还引导他们懂得生命的意义与感恩。

这是学院2007级土木工程专业校友尹鑫晟踏上工作岗位后的第一个感恩节,今年9月他博士毕业后重返母校,成为了土木工程系的一名专业教师。

尹鑫晟对城市学院有着特殊的感情,“我最想感谢的是我当初的班主任丁智老师,他对我的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特别大。因为他的鼓励与帮助,我才能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从而进入浙大,有今天的成绩。同时也要感谢曾经在我的学业上给予帮助的微积分老师吴明华,线代老师董烈钊以及物理老师黄敏。”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诲之恩,代代传承,这也是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价值所在吧。

感恩细水长流,温暖不分国界    

20171123456193.jpg

校园里,有些人好似冬日里的阳光,能够温暖人心。

Jackie,是新西兰UW学院一名幽默风趣的微积分双语老师。“感恩节即将到来,我最想感恩的人是我的研究生导师朱淑珍教授。这一学年是我从教的第十年,这十年来,我上过13门不同的课程,在教学中从最开始的没有经验慢慢摸索,到现在能够熟练教学并得到大家的肯定,和当年朱老师对我的严格要求和训练密不可分!

Jackie也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期望:“这学期是新西兰UW学院的同学大学生活的开端,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学期生活与学习的顺利与否对于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都非常重要。”作为老师,Jackie希望大家能够做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任何问题都欢迎随时和他交流沟通。

今年暑假刚刚从美国深造回来的外语学院张宇老师,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作Grace”。在美国的一年,她体验了美国的风土人情,感受了美国的节日。

感恩节在美国是很盛大的节日,各个地方都会举行各具特色、规格不一的游行来欢度庆祝。夜幕降临,一家人在餐桌前分享火鸡、表达感恩。“中国是没有这个节日的,但我们常怀感恩之心。”Grace想感谢的人有很多,最想感谢的人是父母,感谢他们的照顾与关心;感谢朋友与同事,“感谢他们在我成长路上的无私帮助”。

今天,UW会展1702班的班主任陈楠老师特别想感谢一个人。

“我最想感谢的就是我的小学班主任。她不仅给了我们扎实的语文功底,教我们行为规范,更让我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她,影响了我的整个人生。”小学毕业后仍旧一直保持联系,对陈楠和她的班主任而言,这是一种细水长流的师生情。

谈到中西方节日的异同,陈楠表示:“西方的节日很多跟宗教相关,中国的节日多是跟时令节气、文化民俗有关。这些节日都很好,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也增强我们生活中的仪式感,就像感恩节,不仅仅是一个为庆祝而过的节日,更是一个让我们触动的契机,想要去主动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