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流水裹挟飘零的花瓣,沉睡的柳枝抽出了新芽。转眼间,又是一年毕业季。近年来由于社会转型、经济低迷,加之毕业生数量居高不下,媒体几乎年年都拿“最难就业季”做文章。而对于毕业生个体来说,只要拥有过硬的实力,就不存在真正的“最难就业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就业达人们究竟有何法宝吧……
表现出乐观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赢了
曾担任过学院团委宣传中心主任的电信1302班的诸育辰,目前已考取上海国税局公务员。在学校里,诸育辰担任过的职务众多,从大一担任班级团支书、参加分院记者站和党员之家,直到大三在党员之家担任管委会副主任、在院团委宣传中心任主任,她都一直坚守在学生组织的岗位中,组织工作中她既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也结交了人脉。正是在市政府实习和学生工作三年的锻炼,使她在公务员面试环节优势尽显。
在诸育辰看来,政府部门招聘公务员时的选人标准跟外面的企业是不一样的,政府部门并没有过多属于自己的权限。公务员考试的笔试是国家统一出卷的,面试的题目也是全国统一的。面试官只能根据应聘者的答题情况来评判得分,所以他们自己是没什么主动权的。和企业不一样,在机关单位招人就是体制里面的一套流程。例如,有些企业喜欢创新性的人才,他们在题目的设置和面试的时候会特别注重这一点。但有一点是相似的,用人单位喜欢看到学生身上的自信。“很多人面试都会把考官妖魔化,其实不必。考官和我们的父母年纪差不多,题目的设定也不会太刁钻,最重要的还是看你的临场应变和整体状态,表现出乐观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赢了。”
脚踏实地,成功远非一朝一夕之功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考公务员这条道路上,考生们不仅需要大量刷题,还需及时归纳总结经验,保持良好心态。
顺利考取上海国税局公务员的统计1301班的李昱,在文理两方面都非常出色。大二时身为学院全媒体中心新闻采编组的负责人,她带领学弟学妹采写了很多有质量的稿件,陆续在学院官网、院报、官微等平台上发表,得到了良好的反响;见贤思齐,采访优秀老师、校友、同学的经历锻炼了她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也带给她很多触动,让她立志成为更优秀的人。大学期间她还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数学建模比赛。其中,令她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去年参加的国际数学建模竞赛,在学院金如新楼特设的全封闭环境中进行了四天四夜的比赛。三人成一组,从六道题目中选择最适合小组的题目。因为国际赛的论文需要全英文,所以在翻译专业术语时,他们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小组合作最讲究分工,比赛中他们将人物分成做程序、写论文及做出整体框架、找资料和翻译论文三部分,每个人各司其职,不过做到最后也形成了一种互帮互助的情景。功夫不负有心人,合理的分工与实力使他们获得国际赛二等奖的好成绩。
大学时期的经历锻炼了李昱的组织合作能力、文字沟通能力等,而备考公务员锻炼了她的自我学习能力。如何提高自己在面试中表现,李昱也有自己的秒招。备考期间,她经常让父母对自己进行限时提问,同时将全程录下来,然后通过视频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一点一滴地提高。
展示出自我内心的驱动力
工业设计系1301的石炜强目前在HAY工作。HAY是丹麦的家居设计公司,被称为“设计界的Zara”。因为拥有发散性思维,对有趣的事物有创造的欲望,喜欢设计的石炜强在大一下学期转专业到了工业设计。在别人眼中,最后他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大概也是和他始终不变得的心是有很大关系的。
石炜强认为在大学期间参与的创行社团对他影响很大,创行是全球性的学生社团,他们在学校里做公益类商业项目,经常收集资料、写报告、分析、出策划。他们的项目会和来自其他大学的对手pk,比如浙大、宁波诺丁汉等大学。社团里的一群人在一起不仅玩得好,在一起完成工作还很有凝聚力,有时还会带项目去北京比赛。这对他的思维方式影响很大。
石炜强介绍了一些面试小技巧。“简单介绍一下你自己”“你觉得你为什么符合这个职位”“你还有什么问题想要问的”,一般来说,面试官都会问到这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然后把个人实习经历、成就串一下。至于为什么胜任,那就是拿出你曾经的实习或者实践经历,着重讲一下自己做过什么事情,尽量和用人单位的需求贴近,这时加上一些具体事例与细节说明更好。一般用人单位最基础的用人标准就是认真的态度和自我内心的驱动力。
就业达人中有的成功在国考浪潮中脱颖而出,有的在知名企业中找到自己合适的职位,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在大学中积极参与组织的活动和策划,也许在当时会很累会花费很多时间,但是在这过程中所学到的经验,或许在未来某一天能够成为生活最大的筹码。此外,一定要锻炼自己真诚与自信的品质,这样的品质自然难逃用人单位的火眼金睛。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掌握好专业知识,专业知识够硬,才真正具有了核心竞争力,“金子”才能发出光芒吸引“淘金者”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