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台风”悄无声息地掠过,G20峰会的临近让杭城处处呈现繁忙而有序的景象。蝉鸣,烈日,绿荫,热浪——今年七月的杭城一如往常地风平浪静,而在这温和的岁月中,每日上下班的路途中,多了一群行色匆匆、面庞稚嫩的年轻人——来自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实习生们。
行医路上的漫漫修行

李兰娟院士和学院领导看望树兰医院的学院实习生们
行医路漫漫,临床医学1202的陈民杉在今夏实习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一位医学生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在树兰(杭州)医院(浙江大学国际医院)实习的这段时间里,陈民杉亲炙不少经验丰富的院士的教诲,也接触了不少世界顶级的设备资源。动手操作的机会、老师从旁耐心的指导,使他更切实地体会到以往刻苦钻研习得的知识能为病人排忧纾难、缓解痛苦。这个发现让他下定决心更刻苦地学习,以医学为今后的志业。
除了知识,陈民杉在见习期间收获更多的,则是与病人沟通互动的技巧。他曾遇到一位因为负担不起医药费而打算放弃治疗的患者。经过他和主治医生耐心的沟通和开导,患者放下心中的顾虑,答应等待病情稍稍缓和再商量出院。
在产科见证了新生命的诞生,在夜晚的急诊室与无理取闹的患者理论,在病房中见识主刀医生像陀螺一样连轴转的高强度工作状态。陈民杉没有被现实的困难吓住,反而愈加斗志昂扬。“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时的誓言,从不敢忘。
除了兢兢业业的实习,陈民杉也正做着考研的准备。时间上,实习和考研看似冲突,实际上两者却是相辅相成的。他觉得不能只做书本上的医学生,而应该通过实习和考研的双重努力,成为一名真正能为百姓解忧纾难的医学生。
经济路上的五彩缤纷
从大三迈向大四的这个暑假,是大学与社会接轨的重要时刻。来自商学81班的林碧妍就抓住了这个时机,成为了创点投资的一名市场助理。炎炎夏日,她主要的工作就是跟着市场总监调查市场,与供应商洽谈合作。总监的带领使她能接触到市场的方方面面,这对她今后的学习研究都有极大的帮助。
才入公司林碧妍就发现,公司里分工泾渭分明。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成为她每天的基础。有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反而是成功的垫脚石,而这些基础工作,更是学习进步的最好养料。
实习让林碧妍更深切体会到书本的价值。她最开始以为判断市场靠的是直觉和历史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发现书本中市场调查和市场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在工作中的运用亦是十分普遍。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在行业的道路上将会寸步难行。她开始不断回顾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并努力地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总算是没有辜负课堂里老师的辛苦教导。”林碧妍感叹道。
财务管理1501的章逸斐刚结束大一生涯,乘着暑假在中国农业银行乍浦支行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工作。
他的实习工作主要是在银行大堂帮忙填填单子,看似基础简单的工作却是必不可少的。面对面的工作,让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在以往的生活中无法接触到的人。他曾接待过一位要想汇款回老家的农民工。因为不识字,且普通话不够流利,农民工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了极大的麻烦。感受到他内心的焦急,章逸斐不厌其烦地提供帮助,反复讲解直至对方弄清楚为止。
“我也可以成为这个社会的正能量。”章逸斐骄傲地说,“工作岗位上无小事。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客户,我都会认真对待。”
律政路上的静水流深

从与当事人谈判、开庭前法律文书的准备,到开庭时场上如何自如地表现,不到两周的时间里,法学1401班的张佳宁就在浙江圣港律师事务所学习了诸多法律实务的经验。
在校期间,张佳宁就是法学院模拟律师事务所的成员,也大大小小接了不少“案子”,可当她进入自己的实习生涯,才发现现实与实训基地模拟还是有所不同的。
首先,在律所,律师可以和当事人充分交流。而在模拟律所,案件细节都是通过书面证据来呈现,没有真正的当事人。其次,在模拟律所,双方律师通常来自于同一个实训基地,甚至能相互沟通,彼此交流意见。而在律所接收案件后,不知道对方律师是谁,实力如何,更具挑战性。
除开忙碌的工作,张佳宁也发现,每个在庭上严肃认真的律师,私底下都有活泼可爱的一面。比如歌声动听的“圣港陈奕迅”、“圣港张学友”,还有带着实习生挖掘各种美食,大饱口福的哥哥姐姐们……一举打破了律师前辈“严苛”的刻板形象。
来自法学1401班的帅正轩正在拱墅区法院政治处实习。工作间隙,他喜欢到各个庭室转悠,接触接触案子。几天下来,无论是民事案件、刑事案件还是行政案件,对立案到结案的整个流程,他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
帅正轩说了一件实习期间令他印象深刻的事。前不久,拱法民庭有一个关于财产继承纠纷的案子。亲兄弟反目成仇对簿公堂,在庭上激烈争吵。实习生们在门外听到争执声,都吓得不敢进去。“虽然说诉讼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但是希望诉讼能成为穷尽其他方法之后不得已的一种方式。毕竟费时间伤感情,能调解还是尽量调解吧。”他感慨道。
旁听庭审,整理案卷……在拱法实习期间,帅正轩接触到了许多法律实践上的知识,而对法科生来说,去检察院、法院、律所实习,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状态,对以后选择从事哪个职业也是助益颇多的。
新闻路上的风雨无阻

这个暑假,新闻1401的毛维佳在浙江卫视新闻中心实习,因为在上大学之前就有过类似的实习经历,所以这次她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
由于实习生的身份,毛维佳并不能接触到很多核心的内容,但在实习过程当中她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打动了老师,老师分享了很多经验,让她接触到更多更深入的东西。
毛维佳认为这样的实习机会难能可贵,“在大学期间的犯错不需要成本,或者说成本很低,这会给你更大的自由和勇气去尝试。这是一个了解真实的媒体生态,不断磨练自己,把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机会。”
毛维佳是一个生活忠实的记录者,自从实习以来,或长或短的实习日记记录着她一路上的点点滴滴。剪片、引视频、素材收集、现场采访……从字里行间不难窥见到她忙碌实习生活的冰山一角:参与浙江省公安机关打击传销“猎首”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第一次看到警方执法时的视频,了解案件背后的故事,更体会到媒体提问的现场感;帮着听同期、找资料,跟着老师剪辑,发现自己太多的问题和不足,感叹快到飞起的手速背后是日复一日练习的熟能生巧;在电视台待到很晚,只因勇敢提出想去看直播,导播间里,看到自己跟着老师做的片子,看到自己跟的栏目,毛维佳感到由衷的满足与开心……
“曾经认为推文《月光下,广电大院里的人们》只是一种情怀,在今天突然觉得这是一份感动与挂念。顶着太阳上班,在只有台标耀眼的傍晚回程。即使公车长时间不来,即使因为规定,新闻不能署实习生的名字。依旧爱着这群不断努力,隐忍付出的传媒人。”毛维佳给即将成为实习生的学弟学妹们一个发自内心的建议:“一定要沉住气,保持热忱和耐心。
短短的暑期实践,只要认真去做,就能够意义非凡。尽管每天接触到的只是最基础的工作,但却能从中学到大知识,无论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涯还是踏入社会后的工作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炎热的夏天窥见未来工作的雏形,犹如一颗小幼苗播种在心上,经过时间和知识的灌溉,终有一日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