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相信大家对余光中的这首《乡愁》并不陌生。乡愁,一直以来都是沉重的。它似乎无处不在,然而又难以捕捉,总会在某个时刻涌上心头,染湿眉眼。
在这个毕业离别季到来之时,浙大城市学院声屏剧社即将倾情上演毕业大戏——《宝岛一村》。《宝岛一村》是台湾著名舞台剧导演赖声川和台湾综艺之父王伟忠强强联合推出的经典剧作,讲述的是一个庞大多元却又被归为同一族群的人们从离家到想家到认同这里就是家的一段历程,剧本呈现出了“眷村”三代住民、四个家庭的故事。这部舞台剧成功塑造了第一代思乡、盼回乡的“眷村人”和第二代在台湾出生、土地认同概念逐渐转变的“眷村子弟”,透过笑泪交替和心酸诙谐,回顾了台湾最珍贵的族群融合历史。
没有《暗恋桃花源》里狂想曲一般的结构,没有《十三角关系》里的喧哗浮夸,没有《枪谎言玫瑰》的天马行空,《宝岛一村》更接近日常生活的形态,摒弃刻意的煽情,却又不经意间打动人心,这正是验证了那句“戏剧来源于生活。”
“大一的时候,我听过赖声川的一个讲座,就是讲宝岛的。那时候对这部戏已经印象深刻。大二的时候看了现场演出,觉得这部戏特别精彩,剧本特别出彩,和赖声川的其他戏都不一样,可谓他戏剧作品的一个巅峰。加之近几年的毕业大戏都是先锋戏,年代戏很少涉及,于是就想挑战一下。”来自广电1201的陆超担任此次大戏的总导演,从大一至大四,他从出演小戏、导演小戏到导演大戏,可谓经验丰富。他还透露:“本次毕业大戏是良心大制作。相较过去只有十来个演员,本次大戏共有三十多位演员参演,幕后近百人。”参演演员涵盖大一到大四,甚至有很多大一的演员挑大梁饰演主角。角色年龄亦跨度很大,有从二十岁到七十岁的,这是看点之一,也是一种挑战。记者发现,演员名单里还有因参演2013年年末大戏《我和我和他和他》里众多配角而一炮而红的王燕翔,她还反串过2014年年末大戏《十三角关系》的男主角。“老戏骨”与“小鲜肉”的碰撞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次大戏的舞美也是一大看点。由于是年代戏,道具服装等的要求更高。声屏剧社采用PVC管搭建出房子的基本构造,房屋布置大到桌子凳子帘子,小到家里的瓶瓶罐罐物品都需要体现年代感。“你看这个仿真玉米大蒜辣椒串,买来30多元呢,可肉疼了!”声屏剧社社长魏丹颖打趣道,“另外,这些老家具都是从旧货市场淘来的,老款的衣服都是社员们从家里翻箱倒柜带来的。虽然排练很辛苦,但声屏就是我们的家。家人在一起,就算辛苦,也是值得。”精心的舞台布置,加上演员们的尽心表演,都能够带给观众身临其境之感。尽管这部戏是讲台湾生活,但在历史大背景下,普通人的生活历程与生命情感都是十分相似的,这是一个离我们那么远,却又这么近的故事。
本次毕业大戏将于5月21日、22日晚6点在图信报告厅上演。早在5月12号中午12点,不出两秒VIP票已经一抢而光,导演透露就算是内部人员也没有特权。虽然没抢到VIP票,但同学们还可于5月17号、18号在二食堂门口,北秀楼前、陈家桥上购取普通票观看演出。
5月21日、22日,三个小时,三十幕戏,一起聆听光阴的故事,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小资料:
声屏剧社是学院艺术总团下的话剧分团,成立于2002年。如今,剧社主要由一名团长、两名副团、一名舞台监督、一名制片人统筹剧社的运行。另外传媒分院邵杨老师的倾情加盟为剧社的发展如虎添翼。除此之外,声屏剧社还参与中国微电影明星大典并且与浙大的梵音剧社、黑白剧社等高校剧社间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往来关系。声屏剧社秉承了在校园传播优秀戏剧的理想和“自由、崇正、至美”的理念,迄今为止在校共上演了三十多次大戏和众多小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