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计翔翔教授城院谈“国学与人生智慧”
发布时间:2015-10-31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10月28日晚,在学院第十一届硕本交流节开幕式上,来自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的计翔翔教授做“国学与人生智慧”的主题报告会,用国学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引领同学们体会人生智慧,为实现中国梦做出努力。

  计翔翔指出,国学是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他分别从儒家、道教、佛教的角度阐述了“人生短暂”、“人生只有一次”这两个命题。儒家认为我们要珍惜活着的每一天,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观,他以《周易》的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阐述儒家要求刻苦努力、自我奋斗的观点。同时,儒家也认为人生在世要享受生活,努力奋斗与享受生活这两点应相辅相成。

  而道家在对待这两个问题上,却给出了与儒家完全不同的答案。道家认为要追求人生无限,从而提出了升仙之道,并提倡通过炼丹、炼道来延长生命。但在升仙之道的背后,却蕴含着与儒家相似的思想认识即对家庭的重视。计教授用一句古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生动有趣地解释了家对道教的重要性。

  佛教则讲究轮回,不认为人生只有一次。此外,佛教认为的轮回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前世对今世负责,今世对来世负责。计教授认为佛教是无神论。佛教的神不管我们个人的命运,而是期望用自己的行为感化我们。所谓求佛不如求己,佛教与儒家都强调对自己负责这一思想。

  儒教、道教、佛教尽管对于人生的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看法,但其中仍然有相通之处,这也是为什么明朝时出现了三教合一。计翔翔教授又着重讲述了儒家学说,并将其与当今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儒家提出了“天下为公”这一主张,需要一个接班人制度来保证天下为公。这个制度不仅体现在尧舜禹时代,更体现在当代。其次,儒家还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理念,其在当代的实质是告诉我们要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并且我们要遵守规矩,讲究秩序,严格要求自己。计教授还认为规则始终贯穿在政治生活中,在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当今社会,我们首先要做守规矩讲秩序的人。讲座的最后,计教授以“宽容”为落脚点,提出了对自己严格、对他人宽容这一处世智慧。

  人物名片

  计翔翔,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历史教学研究会会长。长期从事世界史、世界文明史、英国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等方面研究,计翔翔的课深受同学们喜爱,其主讲“国学智慧和西方文明”是浙大最受欢迎的课程,选择该课程的人数往往超过其容量的十倍以上。主要著作有:《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世界文明史简编》、《17世纪中期汉学著作研究》、《世界文明简史》、《联合国知识词典》等。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