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9日晚,为期三天的浙江大学“歌咏求是 筑梦中华”合唱比赛预赛在玉泉校区永谦剧场落下帷幕。浙大城市学院师生合唱团以小组赛冠军、总成绩第二的佳绩,高歌挺进决赛,将于5月21日校庆日与另外11支队伍一决高下。
此次大合唱比赛是为了纪念浙江大学118周年校庆,同时也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合唱均以《浙江大学校歌》为主题,共有浙大系统各附属医院,浙大机关、各学院等共51个单位参赛。
城市学院合唱团在预赛堪称“强手如云”的第三组压轴出场。主持人话音刚落,指挥一个手势,学院交响乐团引起了台下掌声雷动——一阵激烈响亮的鼓声响起,紧接着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开始合奏并融汇一体。伴着孙大鹏的激情指挥,歌声在会场上空汇集。师生们深情并茂、磅礴有力的演绎为浙大历史悠远的校歌赋予了新时代新青年的理解和生气。精心的编曲,优美的旋律,含义深远隽永令人回味无穷,最终以精彩演绎征服了在场评委以及全场听众,获得了99.6的当晚最高分。
学院合唱团阵容强大,人员不仅包含了来自各分院的学生,同时也涵盖了来自各分院的老师,院长吴健、党委书记叶民也参与了合唱团。“学院老师学生组团,通过歌声提高个人修养。”赛前接受采访时,吴健表示自己很享受合唱排练的过程,“其实准备比赛的过程也很重要,我十分自信我们一定可以出线。”
“唱校歌意义十分的深刻,有利于更好的了解浙江大学的文化底蕴。”医学院潘建平老师是第一次参加学校的合唱比赛,“团员们都是音乐爱好者,周末也赶到学校一起参加排练感受合唱的魅力。”
合唱团除了来自各分院、部门的老师外,还有近三成学生。他们分别来自于学院乐雅歌唱协会以及晨韵合唱团,都有着一定的歌唱基础和水平。自动化专业的吴卓扬兴奋地说:“能参加这次的歌唱活动我感到十分荣幸,为了这次比赛,我们要每天训练,在每一遍唱完之后,指导老师还把我们一个个拉出来单独练习。学院的领导与老师也加入到我们之中来,和我们一起练习,我们备受鼓舞。”
《浙江大学校歌》创作于1938年,由著名国学家马一浮作词,著名作曲家应尚能谱曲。浙大校歌文蕴深厚、含义深远、曲韵雅致,集中体现了浙江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经代代传唱,其内涵已深入人心,成为海内外浙大人的共同心声、学校的文化瑰宝。在2014年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微言教育”发起的最受欢迎高校校歌评选中,《浙江大学校歌》荣登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