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电分院党总支长期以来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党建工作中发挥着先进引领的作用,学生党员获得国际级竞赛奖项1项,国家级竞赛奖项27项,省级奖项43人次等,党建引领效果显著,办学质量获广泛赞誉,获评2014年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近日学生记者采访了分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潘仁君,具体了解其先进事迹以及经验。
示范基地建设,联动互补交流
据记者了解,信电分院作为学院党建的示范基地,2012年至今,全国共40多个高校来访参观,共计走访人数为600余人,其中包括民办高校党建调研组等高校领导60余人。先后承办全省高校党员之家交流会和两届在杭高校党员之家交流会,为搭建高校学生党建文化交流平台作出贡献。
前段时间中国计量学院党员之家来访,信电分院党员之家通过视频等多媒体渠道,详细地介绍了结构组成、工作概况、日常活动以及所取得的成就等。此外,双方就如何更好地加强宣传力度等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通过交流,双方都意识到微博、微信等公共平台的重要性,打算致力于这方面的推广和宣传。
潘仁君表示,分院党员之家与全国多个高校都有类似的交流与互动,获得的诸多经验指导了党建工作的开展。诸如此类的高校间交流,使得双方碰撞出了不一样的火花,利于择其善者而从之,取长补短。信电党总支在推动党建工作的同时,也积极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使得他们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为对有考研、出国留学等需求的学生创造了结识优秀同龄人、优秀团队的机会。
内有优秀讲堂,外建服务团队

信电分院优秀学生讲堂
信电分院在延续多年的党员1+1工作中,开创优秀学生讲堂,具有鲜明的分院特色。此项工作至今已开展130余期,服务3100人次,屡获师生、家长的好评。
该活动以一部分优秀学生代表作为“小讲师”,为其他同学上课开讲。潘仁君说,优秀学生讲堂活动在同龄人的讲解下进行,一方面,使得听讲的同学在榜样的鼓舞下能够更好地被带动,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和信心;另一方面,“小讲师”们课前充分准备,课中温故知新,课后反思提升,起到了更好的带头引领作用。因为这个载体建立在同辈之间,所以在交流过程常常会收获不一样的结果。潘仁君还指出,优秀学生讲堂不一定只针对学习困难的同学,同时也针对考研、新苗班、新生班的同学,这为条件不同的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不同的平台。大学的生活虽丰富,但学习始终还是第一位的,优秀学生讲堂活动的开展,紧紧围绕学习这个主题,坚持务实求新,其落脚点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在校外,信电分院也积极开展了党员服务奉献活动,为党员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和社会价值提供了机会。分院成立了“信电党员求是服务队”,已进行了多次社会服务活动。“信电党员求是服务队”近期服务了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从前期服务安排到后期的执行,服务队的每一位成员都认真开展,积极落实工作,得到了许多参赛学校的肯定和赞许。他们不仅展现了城院学子的风采,也提升了学院的整体知名度和社会形象。
“求是服务队”是一支立足于实际服务、区别于志愿者团队,体现党员形象的学生队伍。一方面,求是服务队在服务的同时,也对党员起到考察培养的作用;另一方面,求是服务队作为一个优秀的团队,能更好地服务诸如“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之类的高载体优秀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展示平台。我们也了解到,同学们对这样的模式也十分感兴趣,正如志愿者团中一位志愿者所说的,“很开心能参加这样的活动,我觉得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也使自己得到了锻炼,为我们的社会出一份力,所以我觉得这样的活动非常值。”

求是服务队服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落实党建育人,别具信电特色
“基地建设”、“优秀学生讲堂”、“求是服务队”……信电分院的党建工作开展得别具特色,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潘仁君向记者传授了党建的“秘笈”,党建工作要做得“扎实”,不能“点到为止”,更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在这样的目标引导下,信电学院的党建工作更关注学生发展的实际问题,关心学生的需求,“让大学生走到一起”,在学生中形成“同辈教育”,希望学生之间互相促进、感染。同时,信电分院在学生入党方面“严把关”、“高要求”,对党员的筛选十分严格。在这种“严苛”的条件下,不仅使得党员整体素质普遍较高,也激励了有志愿入党的同学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同学们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下,也能更好地关注自身的学习发展,在学院的培养下,成长为优秀人才。
潘仁君希望同学们“学而余则社会工作,学而优则入党发展”,在大学阶段,尤其是工科学习,首先要打好学业基础,在学有余力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服务社会,提升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