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辅导员是个良心活,需要全身心地投入
发布时间:2014-05-26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辅导员既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更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既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实施者,也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参与者。近日,在浙江省高校第三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辅导员丁昱发挥出色获得二等奖。无论是自我介绍与展示、与学生谈心谈话,还是主题演讲、案例分析,丁昱都充分展示了学院辅导员求真务实的工作风格、青春活力的精神面貌和善于解决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我工作十年了,资历老些罢了,每个辅导员各有所长,这次获奖我不过是抓住了一次机遇而已,换做其他辅导员一样可以的。”谈及此次获奖时,丁昱非常谦虚。作为一名思政辅导员,在当今自律性缺失的社会,对于大学生的意义不言而喻。当问及如今备受舆论诟病的“90后”大学生是否给她的工作带来极大阻力时,丁昱轻松一笑:“90后大学生其实有很多可爱的地方,虽然每个学生肯定有这方面那方面的不足,但正是基于这一点,我们辅导员的指导才显得更有意义,学生才能不断进步。”她表示,作为辅导员其实更重要的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些闪光点尽管看起来是缺点,其实不然。“比如说一个学生有个性,做事胆大,不按常规出牌,被外人看起来是有些鲁莽,是缺点;从另一个角度看,作为商科学生,这不正是需要这些才显得更具有开拓性么?其实,作为辅导员应该做的是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引,让他们的某些缺点转变为闪光点。”

  辅导员的工作靠单纯说教是完全行不通的,而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地开展,比如借助学生组织举办活动、借助平台开课等形式来影响学生和锻炼学生,在必要的时候要会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沟通交流。要有效地帮助指导学生,过硬的素质与技能是必不可少的。“辅导员要具备的素质与技能其实很多,比如平时举办活动需要组织协调能力,与学生对话谈心需要沟通能力,还有可能遇到突发事件,因此也需要一定的处理紧急事物的能力,当然还有演讲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等等。”丁昱如是说。

  “丁老师做事认真负责,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经常开的班会,在班会上丁老师都会非常详尽的说出同学们的不足之处,并且指导同学们的学习。”学生张博超对丁昱的记忆力以及她耐心细致的工作方式非常叹服。学工委主任潘燕军也感叹道:“丁昱做事是出了名的用心,能全身心投入其中,这是她能在辅导员岗位上做得出色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学院来大力建设辅导员队伍,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辅导员,丁昱的获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其必然性,而这种必然背后也浸透着多少默默奉献的学生工作者的努力与汗水,也是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进步的证明与表现。

  为了加强学院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同时为了响应辅导员之间交流的需要,辅导员发展协会这样一个组织于2011年初应运而生了。“政策上来讲,成立辅导员发展协会是为了使辅导员之间相互学习与提高,一起引出问题然后共同解决,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潘燕军指出。

  就如此次的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学工委以及辅导员发展协会以此为契机,前后历时3个月,按照“以赛代训、以赛促学”的理念,相继邀请了省内专家面向全体辅导员开展理论学习与业务技能培训,帮助辅导员进一步开拓工作思路、提高业务技能;同时为更好地帮助参赛选手提高“应试”能力,学工委依托辅导员发展协会组建了专项团队支持参赛选手,围绕赛事的相关项目,“组团作战、逐项推进”,强有力地帮助参赛选手最终取得佳绩,而专项团队的每一个辅导员也都在“备赛”的过程中完整地审视并提升了自身的职业技能。

  除了以每年一次的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为抓手外,学工委和辅导员发展协会还整合了辅导员发展论坛、辅导员日志评选分享、专业小组建设和团队课题研究等工作,不断推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家化建设和学生思政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发展。“辅导员发展协会让一些年青的辅导员在竞争中提高了综合素质,近几年,我院也在不断打造更广阔的平台提升辅导员的素质,朝着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玉勇也指出,丁昱此次获奖也少不了辅导员发展协会等团队的支持与努力。

  “其实,当初做辅导员一段时间后心里是很迷茫的,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我也渐渐成熟了。辅导员其实是个良心活,要心系学生,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辅导员就是学生通往未来的桥梁与引路人,你最大的成功就是毕业的学生能有所成就,你最大的成就也就是当年所辅导的那些学生对你的肯定。”丁昱道出了许多学生工作者的心声。

    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玉勇说,如今有不少研究生毕业后都希望在高校任基层辅导员来锻炼自己,辅导员队伍在不断壮大。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建设路仍任重道远,需要如辅导员发展协会这样的团队的引领与支持,也需要更多像丁昱这样能全身心投入的优秀辅导员起带头示范作用。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