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了解世界,也给世界一个了解你的机会(三)
发布时间:2013-06-08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法学院赴伦敦大学交流项目

  自由生活环境体验人文素养,自主学习课程拓宽了国际视野

  在暑假即将来临之际,各大分院都为同学们安排好了各种各样的暑期短期交流活动,法学院也不例外。和往年一样,他们为同学们准备的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之旅。伦敦作为老牌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首都,是世界政治、经济、商业、文化中心之一,也是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夏日的伦敦,气候温润如春,景色秀美怡人,是个游学的好去处。

  UCL创立于1826年,作为全球排名前50名的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它以的悠久教育历史和完善的高质量传统学科体系吸引了来自近一百四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近两万的学生中占了40%的比例。项目负责人赖洪琳老师告诉我们,大部分选择暑期出境交流的学生都有出国深造的打算,如果想去英国留学,UCL绝对是了解英国的不二选择。“国外的课堂与我们传统的中式课堂差异较大,他们上课很活跃,思维非常发散;与之相比,中国学生比较拘谨,刚进入国外课堂时比较被动,但善于思考和总结是中国学生的一大亮点。往届同学中也有人在暑期交流结束后成功申请到了心仪的国外名校,这也是令家长和我们老师感到非常欣慰的。”

  半个月的伦敦游学安排了六成学习,四成游玩体验,十分契合学生的学习与人文精神的体验和需求。地道的语言学习体验采用国际班小班化教学,可以认识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并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

  “英国的教学氛围很轻松,很自由,这与国内大学感受很不一样。”法学院的虞添琪对当时她所上的口语课程印象十分深刻,“我被分在一个黑人教师班级里,里面有来自7个国家的10名学生。他们的课堂很开放,学生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是开放式民主式的。课堂上老师会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还会设计逻辑推理小游戏、小组为单位配合的小比赛来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整个学习氛围很轻松。我们学法律的就是需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才行,而那样的课堂正好让我学会了要如何在自由的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充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西式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与他们的上课的模式、生活习惯和文化底蕴不无关系。通过伦敦大学的暑期交流实践,虞添琪表示她跟老外交流时更自信了,并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同行的张骏同学对于伦敦大学学习的气氛印象十分深刻,“伦敦大学的学生都是主动学习的,走在伦敦大学校园里,静心看书的学生随处可见。他们静心看书的神态让我想到自己作为学习法律的学生更应该有一颗坚持、细致的心。”

  UCL位于伦敦市中心卢姆斯伯里(Bloomsburry)区,地处繁华的商业、娱乐中心“伦敦西区”和被誉为欧洲的金融中心的“伦敦金融城”之间。校区周围分布着众多对学生开放的图书馆、博物馆和欧洲专业机构。交流期间,学生们除了在课程上收获很多外,还体验了当地著名的人文景观——大本钟、2012伦敦奥运会场馆、大英博物馆等;参观了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高等学府;还有最不可错过的就是乘泰晤士河游船穿越伦敦市中心,欣赏两岸美丽风光,体味泰晤士河的独特之美。15天的经历让他们在自由的生活环境中体验了异国人文素养,在自主的学习课程中拓宽了国际视野。

  对于今年的UCL之行,法学院的老师们做了更充分的准备。在行前交流会中,他们适量增加了赴英留学介绍讲座,这对同学们来说相当于是一次培训的途径和平台,因为来自英国本土的资讯绝对是最前沿最权威的。除了行前交流会,还会有QQ群等即时通讯工具的辅助,并且会有老师解答疑惑,这将极大促进团队学生间彼此的熟络程度,有助于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暑期交流实践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将是他们出国前的‘考察’;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来说,通过暑期项目能给自己更加明确的定位,并积累人生阅历。”赖洪琳老师表示,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学院、分院提供的交流平台,根据自己的兴趣多多参与,充实自己。

  外语学院赴UCLA交流项目

  体验西方教育模式,感受时代竞争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简称UCLA)是美国商业金融、高科技产业、电影艺术等专业人才的摇篮,是美国最好的公立大学之一。交流团组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参加ESL语言课程的培训,让大家感受学习语言的乐趣。

  对于交流,周莞儿老师如是说:“由于班级中都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而且学校的基础设施非常完善,学习氛围也十分浓厚。”而作为亲身参加交流的一员,潘云峰感触良多,他说:“这次交流,主要是学习,但与国内有很大不同。有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与我们交流,我们之间的社会观念和价值观都不大相同。我本身就是英语专业,在口语方面得到了不少实际的锻炼。而且课程中,有不少涉及到演讲和如何申请国外大学的技巧。老师更像是朋友,课堂氛围也十分自然。”

  2012年暑期,学院共有44名来自不同学院的师生参加了外语学院组织的UCLA暑期学习交流活动,自主选择修读了至少8个学分的英语语言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师生们对美国大学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感受到中美大学课堂教学的差异,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语言能力,拓展了国际视野。

  如今我院的优秀英语教师翁琼琼就在大三时参加了学校UCLA的暑期交流项目,此行让她体验到了西方教育模式下教学生活的诸多好处。她说:“相对于国内的教育模式,我更倾向于富有挑战性的自主学习。刚到国外的时候,你会发现老外各色的口音与我们平时所练习的听力材料差距甚远,而且很多老师并不会因为你是国际学生就放慢语速。”翁琼琼表示,学习语言不能把全部的心思、精力只放在理论学习上,关键就是要多听多说,海外交流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年轻,就该出去闯一闯,就该大胆展示自己。”

  “在和各国的大学同龄人的交流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来自这个时代的竞争,自己要学习和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要加紧今后两年的学习,勇于在人群中展示自己,培养独立思考的空间,从而为自己的未来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学生杨若宾回忆UCLA之行时表示,在和世界各地的交流生一起学习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日本学生就特别注重细节,在每一次presentation之后的feedback中,他们总是会特别用心,除了指出展示者的不足之外,还会在后面附上自己的鼓励。

  海外交流能使人体会不同形式的教育模式,它更提倡独立自主的思维,善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在海外求学,就不像国内学习语言时先想好中文然后翻译成英语,更多的是像一个native speaker一样思考问题。”在如何充分利用境外交流平台加强语言学习的问题上,外语学院负责暑期交流的严闽杭老师表示,“多接触外面的世界会使我们对事物有新的看法,对于很多想要出国的学生来说,提早去体验一下那里的教学系统,教育模式和生活方式是很有必要的。这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定位,更好地规划人生。”对于外语学院的学生来说,在非母语环境下锻炼自己的英语思考能力意义更大。只要能抓住一切机会在境外交流的过程中去体验、去感知、去学习,一定能够收获硕果累累。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