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院学生和台湾学子友好交流
计算学院赴台湾铭传大学交流项目
近距离感受港台学术氛围
台湾高科技产业是从信息电子产业的代工(OEM)开始起步的,随着信息硬件产业的壮大和半导体工业的崛起,这种代工的生产方式不仅没有减少,而且有日益强化的趋势,并逐渐由代工生产(OEM)升级到代工设计(ODM)。
为开拓学生视野,促进两岸大学生之间的交流,2012年6月,计算学院赴台湾铭传大学交流的同学在学工办冯敏老师、霍梅梅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为期八天的赴台铭传大学交流之旅。
赴台湾铭传大学交流的行程大致可以分为三大部分——铭传大学的课程讲座、中华电信企业的参观、台湾风土人情的领略。此次赴台交流项目报名共35名同学,但由于短学期时间冲突等原因最后只有18位同学参与,虽然人少了,但是对于筛选学生的最基本要求仍是比较严格的:有组织性、纪律性,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同时,需要对专业学习有兴趣。

学院客座教授、台湾铭传大学资讯学院院长贾丛林教授做讲座
对于行程中前两个部分的设置,带队的冯敏老师说:“由于内地和台湾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存在差异,在交流中安排课程讲座,主要是让学生接触不同的教学模式,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更近距离地接触学科前沿信息,拓展眼界;安排此次企业参访主要希望学生亲身感受到其所采用的先进技术及人性化的产品设计理念,让学生亲眼目睹、亲手触碰学术前沿技术与日常生活需求在实际中如何紧密结合,如何让技术真正实现为生活服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前景。”
学习计算机专业需要有钻研精神和耐心,还要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新的语言,编写程序的过程往往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小小的细节也能直接影响最终的结果,所以,耐心尤为重要。此外,还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很重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更重要。
对于此次的台湾之旅,冯敏总结道:“台湾的校企合作非常紧密,为学生提供了很多选择的机会,也让学生能较早感受到科技前沿理论如何运用到相关产业中。此次活动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接触到更多更前沿的专业学术信息,同时也促进了两岸大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台湾学习中同学们收获了与台湾铭传大学同学的深厚友谊,感受到台湾独有的旖旎风光,通过新课程学习以及对规模企业的参观,开阔了知识面。”
创意学院赴台湾云林科技大学交流项目
“了解世界,才能使设计走向世界”

在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参观
只有你达到了迄今没有达到的领域,感受过了,才知道,自己的眼界如何狭隘。
张帆老师是一位年轻具有活力的设计师,他拥有自己的设计理念,他坚持自己的想法。在多次对外交流的经历中,有两次令张帆老师印象深刻。一次是2011年带领4位创意学院学生前往台湾参加由云林科技大学邀请的一个世界设计大会,另一次则是2009年带领全院若干名学生踏上美国。
张老师说,台湾之旅对于专业的针对性较强,适合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台湾学习中最大的专业收获就是打开专业思路,想法更多而不再拘泥于之前狭窄的见识,与来自不同地区,甚至是不同肤色的人一起合作互相学习是交流活动中学生可以得到的最好的能力锻炼。
相比较台湾之旅,2009年的美国之行更令大家激动不已。张帆不止一次地提到国外与国内的不同之处。对于设计师而言,国外的工业设计产品更加独特,更加吸引其眼光。在感慨的同时,张帆说:“不管是自动升降高度的公交车,还是多年不锈的黄铜门把手,在我眼中,都是一样好的设计。”
张帆强调说:“出去交流,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了解当地的人文风俗。只有了解更多的风俗习惯,更加注重产品背后的文化,才能设计出好的作品,才能使自己的作品走向世界。”的确,市场是根据需求而供应,只有了解人们需要的是什么,能够接受的是什么,才可以设计出被人们需求的好产品,才能使自己的设计被世界接受。要走向世界,就从了解开始。
传媒学院赴台湾世新大学交流项目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启迪、感化,而不是说教”
这是一场由75位同学携手前行的魔法盛宴,这是一场让暑假不再孤单的台湾之旅。
台湾世新大学为期两周的“my story 魔法创意学园”交流学习活动是面向中国大陆高校学生举办的创造性学习交流活动,整个活动通过课堂启发、实地考察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意思想和动手能力。
带队老师黄先义告诉我们,这次交流学习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魔法术课程,在一周的课堂学习中,同学们先后聆听了“寻找典范、寻找自我”、“释放你的魅力”、“筑梦高手”、“赢家大讲堂”等名师主题讲座;第二阶段为“疯台湾”,游览台湾的风景名胜,感受台湾的历史文化。同时,学生们还要根据每个小组的创意主题,进行策划,拍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市民生活等摄素材,返回后剪辑成一部微电影,由老师们点评并进行评比。“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启迪、感化,而不是说教。在活动中感受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是我们此行的目的。”黄老师如是说。
对于在台湾世新大学的交流,学生们印象深刻。大三新闻的郭维佳说:“在世新的学习过程很难忘,让我感受最直观的是老师们的亲切和蔼,很容易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非常活跃,在一堂媒介营销的课上,老师要求我们用‘马克杯’和‘苍蝇’两个意象,设计出一种新型产品。有一个组同学利用苍蝇复眼的特征设计了定位的马克水杯,是一种可以用在咖啡店中的新型社交网络工具。”大四广电学生汤馨怡则表示,世新大学的老师都是界内人士,都是资深媒体人,所以在听课的时候可以亲身感受到各类媒体人的风采。大二新闻的陈悦则对教学模式感触良多:“我觉得世新大学的实际操作会比国内的高校好,因为世新大学有专业的办报机构并且这些报纸就是对外发行的,所以专业性更强。”
大三广告专业的邱若菲特别提到电影《海角七号》的摄影师泰鼎昌的讲座,她说:“泰老师讲座的内容十分专业,尤其是谈到了拍摄海角七号时具体的例子,这让我们学会了很多。”汤馨怡说:“我们要拍一个片子,世新大学里传媒系的同学就会主动给我们帮助,所以片子拍得很顺利。”
据了解,传媒学院在组织魔法创意学园暑期交流的同时,还开展了金三角国际学习计划,在提升学生英语能力的同时,更能深入了解台湾和美国的社会文化。传媒学院党总支部书记张兰欣表示,开设这些暑期交流项目就是希望同学们能走出国门,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去了解外面的传媒与国内相比有什么不同之处,积累经验。在当前国际化趋势愈演愈烈的大背景下,教育更应该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