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金色年华 融通天下
发布时间:2013-05-28 信息来源:商学院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城市服务业的龙头。

    随着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创新层出不穷,仓单质押、代售基金、利率互换、资产证券化、财富管理……这些词儿接连蹦出,使得金融企业应接不暇,也使金融人才成为社会上最紧缺的人才之一。近年来,金融专业因其诱人的职业前景、较高的技术含量以及优越的工作环境吸引了大批优秀的学生:金融专业是全院招生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金融学生良好的学风在学院赢得了口碑,其四级通过率、学位获得率、毕业率几乎每年均为100%,海内外的研究生升学率也达20%以上。

    天时地利人和之风云际会

    天时——中国经济转型需要大批新型的金融人才

    我国已进入产业转型升级、要素市场优化配置、区域推进自主创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历史新时期,为了积极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加快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金融人才需求已经从传统的宏观政策类转向新型的微观化、技术化的金融人才,需要擅长小企业贷款分析、金融风险评估、金融资产定价、套期保值方案设计、个人理财方案设计等技能。

    地利——区域金融快速发展迫切需要适用人才

    浙江是经济大省,也是金融强省。十几年来,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金融业快速发展,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日益显著。其中,杭州金融业发展尤为令人瞩目,各类金融机构迅猛增长,使杭州成为全国金融机构门类最为齐全、银行网点分布最为密集的副省级城市。杭州的银行业以其“大陆最低的不良贷款率”、“极高的存贷比”、“来一家赚一家”的口碑,在业内广为流传,这同时也使杭州的金融实力在长三角城市中仅次于上海,稳居全国所有大中城市的前五位。

    区域金融超常的发展势头,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持续而旺盛的需求,也对金融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金融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看,城市学院金融专业与一般研究性大学侧重培养研究能力、高职院校主要培养操作能力不同,经过反复论证与多年实践,学院金融专业将学生核心能力定位于应用型“金融业务设计人才”,以便更好地满足差异化的地区金融人才需求。

    人和——金融专业的深厚基础与独特优势

    发端于中国顶尖名校,秉承百年求是血统,城市学院金融专业系由浙江大学著名教授学者亲自创办打造,十余年一贯注重吸引与汇聚国内外精英学人和上进有为青年。

    多年来,本专业教师陆续获得7项院级精品课程,20余项院级重点、双语、示范和提升课程;10余项院级规划教材建设项目,主编并公开出版教材12部,其中《会计学》教材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教材;主持院级教学改革基金项目8项;在核心期刊发表教研论文31篇。此外,还建立了2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和产学研基地。本专业教师以其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获得了教育专家及广大学生的赞誉:朱建安老师获杭州市优秀教师称号,耿照源老师连续五届被公选为学院十佳“我最喜爱老师”。金融专业学生四级通过率、学位授予率和毕业率均达到或接近100%,研究生录取率超过20%,就业率达97%。

    各因其材教学之点石成金

    金融前台服务的领军人物

    前台服务岗位是第一线,往往也是金融专业学生初次就业的必经岗位,金融专业自成立之初就将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金融人才作为第一要务,专业的主干课程大都设有实验环节,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结算、证券投资、计量经济学、会计学等,均提供了计算机软件模拟流程操作实训。许多工作了2-3年的往届生反映,模拟软件几乎和银行实际使用的一模一样。学院的大量针对性实训,使学生工作以后上手快,在职场充满自信,很容易脱颖而出,成为相应岗位的领军人物。

    金融后台设计的精英人才

    本专业课程体系的特点是以经济学和金融学为理论基础,以数理统计和会计学为定量分析和专业分析工具,将专业理论和专业工具全面渗透于“商业银行”、“证券投资”和“风险管理”三大专业方向。

    金融专业将金融业务的分析、设计和决策能力作为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来培养,侧重训练学生的贷款信用调查与评级、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金融产品营销方案设计、企业投融资决策、证券投资组合方案设计、个人理财方案设计、金融衍生品定价、公司套期保值方案设计等能力,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奖项20人次,获得各类职业证书超过100人次。

    金融高端研究人才的培养摇篮

    金融学专业师资队伍力量雄厚,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比例均超过全省高校平均水平。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0人;“双师型”教师7人;拥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2人,市“131人才工程”5人;共获得2项省社科二等奖、1项省社科联一等奖,1项教育部三等奖等成果。

    所依托的金融学科现为学院重点学科,教师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11项,地厅级课题13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58篇,其中一级以上期刊15篇,国际收录27篇,主编并出版译著6部。

    金融学科主要研究探讨金融资产定价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在省内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学科负责人马俊海教授长期致力于金融衍生证券定价的数值分析方法研究,是我国最早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解决金融衍生证券定价问题的著名学者之一,其“基于随机波动率libor市场模型的利率衍生证券定价方法研究”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由于长期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培养,近两年金融专业学生在国内核心期刊或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完成大学生科研项目30余项,应届毕业生攻读国内外著名大学研究生的比例超过20%。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