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而复始,又将是一年开学时。热火八月,刚结束了激荡青春与梦想的军训,学院又即将迎来一批“新鲜的血液”。这些充满青春活力的新生们,带着希冀与梦想将在这里翻开人生新的一页。为了帮助他们顺利办理入学、报到注册,更为了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院各部门、各分院已经紧锣密鼓地展开全面的准备工作。
领先一步,尽早规划人生
据了解,学工委作为新生始业教育的主办单位,为了让新生更顺利入住校园,今年的筹备工作开展得更早,内容更为全面。他们在新生录取通知书中,夹上了一张特殊的纸,上面提出了与大学生涯息息相关的五个问题,其中包括:你大学四年的前期规划有哪些?大学中最期待的事情是什么?
“这一些细小的问题,可以帮助新生进行自我省思、准确定位,同时也希望取得新生家长配合,共同帮助新生们进一步明确进入大学后的目标与打算。”学工委副主任潘燕军说。
今年,学院仍会延续历年来新生接送的一站式服务,从车站接送到学长队伍对新生学习生活的辅导,学长学姐都会给予悉心的指引和热情的帮助。同时,学院为了帮助学生适应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还准备了新生破冰、后期讲座、班会、思想品德课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迎新活动。希望为新生们创造一个稳定、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
“软”“硬”兼备,付出最大热情
迎新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目前,教务部的准备工作已全面开展,其中包括新生学长和班主任的培训、新生报到、始业教育、选课安排、与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学生进校后的体检安排等。
在这些工作中,新生的报到工作是重中之重,教务部对此作了“软”与“硬”两方面的准备。具体来说,“软”的方面就是指一些数据的准备,如学号、班级、宿舍的安排;而“硬”的方面则是对新生报到会场的布置。
教务部副部长陈锋说:“我们教务部的迎新工作都是一些常规性的工作,但是我们不会松懈,每一个人都将以最大的热情去迎接新生的到来。”
构筑平台,营造家的感觉
帮助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搭建好学生、家长以及学院之间沟通的平台,一直是各分院着力追求的。工程学院在迎新学长人数安排上有所增加,大约每7、8名新生就配备一个学长,目的就是为新生们带来更加便捷的服务。除了安排各班班主任以及班助外,传媒学院今年特别安排了各系主任下新生寝室和学生进行交流,使新生尽快融入专业氛围。法学院则将印有学工办、教学办、分院领导及班主任联系方式的学生工作通讯录分发给每一位家长,加强家长与分院之间的交流。
此外,各分院还将在迎新现场提供众多贴心的服务,医学院将在迎新现场设立医务点,应对新生报到时发生的各类医疗突发事件,为新生以及家长在炎炎夏日提供便利。外语学院的迎新志愿者们将统一着装,“亲,外语学院欢迎你”的淘宝体也会让人格外亲切。
在与记者的交流中,各分院的工作人员都信心十足,他们纷纷表示,要以最饱满的热情来迎接新生的到来,使新生们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在这里找到家的感觉。
搭建窗口,留下美好第一印象
迎新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后勤保障。总务部今年的迎新工作也基本准备就绪。总务部副部长陆卫平表示,今年的工作与往年一致,学院在杭州火车站以及汽车站都准备好了接送车辆,在报到当天还将会有志愿者进行引导服务。
今年新生基本入住北校区,因此,总务部特地将报到场地移至图信西展厅,家长休息区、停车场地等也都安排到位,届时,拱墅区交警大队将会来我院协助交通指挥,确保交通顺畅。
校园环境是宣传学院最好的窗口,环境如何也是新生及其家长对学院的第一印象。为了给新生家长留下美好印象,总务部还在暑假期间组织施工队进行了校园整修,目前各项工作均已进入扫尾阶段。“我们很有信心,让新生进入学院时,有种回家的感觉。”陆卫平笑着说。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遇到的很多教职工以及新生学长们都忙得热火朝天,甚至无暇和记者细谈迎新的举措。当被问及为了工作放弃假期休息,会不会有抱怨时,他们表示,“辛苦是辛苦,但觉得值。这些学生都是学院的未来,看到他们顺利入学,并且在这里成长、成才,就会觉得非常开心。”在这里,让我们由衷地对那些奋斗在迎新工作岗位上的老师、同学说一声:你们辛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