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捷克军团“大家长”陈绛平(左一)带领团员们参观学习企业运作
9月12日晚,在班会上,同学卢怡掏出了5000元港币,捐给导师班作为团队活动经费。这5000元港币,是卢怡今年暑假在香港亚非集团实习所得的工资。实习期间,她看到了亚非集团董事长陆增祺先生企业管理的战略眼光,也同时看到了他对于社会的奉献精神,便做下了这个决定。她说,如果没有导师班也没有实习的机会,所以回报集体是她唯一能做的。
卢怡所在的“集体”是导师班,雅号“捷克军团”。“捷克军团”的团长,也就是同学们的导师,是陈绛平副教授。谈到卢怡的捐赠,他表示“意料之外,却也是情理之中”。因为爱心捐赠在“捷克军团”早已经不是新鲜事。多年来,捷克军团中的每一员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着对导师班的热爱,使感恩成为传统,使爱心得到传递。四年前,龚江涛向学校捐献了120把爱心雨伞,至今,在雨中绽放的一把把爱心伞仍然传递着这份爱心。两年前,从军团“退役”的郑航向“捷克军团”在校的100多位学弟学妹每人赠送了一件团服……
作为“捷克军团”的奠基人,陈绛平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在他看来,强大的班级凝聚力才是“捷克军团”的标志,“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在为集体做贡献,爱心捐赠只是其中的一种形式,还有更多的同学也通过自己的方式为班级共同努力着”。
陈绛平的办公桌上贴满了捷克军团学生的照片,他讲起班里的同学一个个都如数家珍:“这4个同学在经济杂志上发表了论文,那几个同学出国深造了,这个女孩子现在网店开得很红火,那个男孩子开服装公司干得不错……”在大家眼里,他是个充满激情与童心的老师,但他却说相对于老师这个称呼他更想当学生的朋友。也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以“捷克军团”大家长的身份,带领着班级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