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青春散场,他们等待下一场开幕
发布时间:2010-04-20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春雨连绵,空气中洋溢着香甜的味道,这是一个临近毕业的季节,带着些许伤感,更多的是那份希冀和美好。4月15日,浙大城市学院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2010届毕业生设计作品展于杭州恒庐美术馆顺利开展,89名毕业生为四年的大学生活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在随后举行的毕业生座谈会上,教师、学生、家长各抒己见,关于作品展、母校和师生情意,关于过去、现在和未来……其乐融融的畅谈,更为美好的明天喝彩。

   过去时
  
――团结・成长

   
“回顾四年走过的点点滴滴,给自己做个全面的总结,此时此刻的我很自豪。”艺术设计0603班班长、2010年“求是荣誉奖章”获得者冯凯颇有感触地说,那些一起奋斗的日子都还历历在目,同学们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铸就了今天的成功,他始终坚信今天的喜人成绩是所有创意人共同拼搏的结果,所以此刻他们是最棒的。

    作为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之一,刘双花感慨道,这是四年的大丰收。她很年轻,更像是学生的姐姐,至今为止已经带了3届毕业生。“看着学生成长我真的很开心,平时和学生相处更倾向于朋友般的交流和沟通,我一直都觉得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自己和学生是相辅相成,共同进步。”刘双花说。

    “我非常高兴看见学生的作品终于在外亮相。”商学院总支书记董尚胜作为创意学院前任书记,见证了创意学院每一次成长和进步。“艺术设计首先是为外行设计。”董尚胜过去总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审视学生的作品,每一次都会找出很多不足之处,但是看着这次的毕业作品他欣慰地笑了。

    “创意学院成立两年,但是发展很快。”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树人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卢少夫给出了专业点评,本次展览的影响较大,设计作品也很不错;各工作室之间相互促进,充分挖掘了学生个性和特色。他说,“前进路上的酸甜苦辣可以促进学校今后的发展,我相信随着时间的积累和师生的共同奋斗,你们一定会干得更加出色。”

   进行时
   ――机遇・奋斗

   
在座谈会上,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审视,工业设计大四学生刘同学说,在展览中发现了其他作品的创新点,具有独特的中国风,值得相互交流和学习,“作为第一届工业设计毕业生,我们的这个专业还刚刚起步,只要一起努力,随着以后工作室以及课程设置的不断完善,就可以缩短与其他学校之间的距离。”他说。

    任雷,环艺艺术专业大四学生,目前在一家公司实习,结合自身的实习经理,他深有体会,“社会和学校有很大差异,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的距离,在现实中我们还要考虑到可行性问题,所以在以后的学习和教学中要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次毕业设计作品展是创意学生第一次接受社会的检验,更是一次机遇。“对于毕业生而言,展会加强了他们的主人翁姿态,这是未来职业生涯中一次真实的练兵;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也是非常好的专业教育和励志教育。”董尚胜表示。

    “让作品供社会评价是一次莫大的机遇。”浙江省人大常委、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浙大城市学院创意与艺术学院院长陈振濂说,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看到了学生的热情、阳光和自信,部分找回了当代大学生应该有的健康向上的状态。他提出,本次展览是学生人生中最重要的结点之一,要把它看成婚礼,通过这次展出,在专业上站起来,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我很荣幸可以在现场学习,我要把所学所感带回去和学生分享。”外语学院院长王之江欣喜地说,在学生的作品中看到了生命的关怀、理性的思辨和审美的情怀。他感慨道,做好城市学院的大学生不容易,要具备文化知识、技能、自信、事业、境界等文化人格,要学会做人,所以全体城院人要齐头并进。

    将来时
   
――自信・启航

    “做人、做事、做学问是每位学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城市学院党委书记胡礼祥在座谈会上指出,首先,做人是最重要的,尤其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毕业生而言,人格和人品都要得到社会的认可,一定要有自己的追求,在社会贡献中实现自身价值,做人要有责任;其次,做事时认真坚持很重要,社会远比学校复杂,当被推到第一线的时候,必须要学会从容地面对各种困难,工作室恰好很好地锻炼了学生,除了专业技能之外,还让学生提升了资源整合、沟通表达、公共关系处理等综合能力;第三,在学校里学习等于在西湖里游泳,步入社会就像是在大海里游泳,所以一定要坚持不断地学习,在干中学。

    展览当天,很多学生家长也纷纷前来参观。冯凯的妈妈就是其中一员,她非常赞同胡礼祥的观点,“今天的展览是一个成功的开始,各位同学都马上要走向社会,展示人生,我始终相信只要有付出就一定有回报。”她还对在场的教师表示深深的谢意。

    城市学院是一个非常有凝聚力的大家庭,学院上下全力支持教育教学改革,创意学院也始终坚持“先做好一个大学生,再做一个专业人才”的理念。陈振濂在最后向全体学生提出希望,保持良好的现状,每个人都要坚持无利益计算的理想和信念,并且要牢牢守住这一底线,低年级同学今后也要在融入到这样富有创意的氛围中,坚持实现自己的梦想。

    “展览结束了,我们都要像鸟儿一样飞出去,我相信暴风雨过后会有彩虹,对我们的未来有信心。”“以后我一定会回校帮助学弟学妹,让他们可以少走弯路,更好地到达理想的彼岸,同时会和学校分享资源,帮助学校更好地实现‘产学合一’。”“我是09级的新生,这次作品展很长见识,对选择专业有很大帮助,我会向学姐学长看齐。”……很多学生纷纷表示座谈会让他们受益匪浅。

    结束语:青春散场,他们等待下一场开幕。等待他们在将来的旅途里,迎着阳光,勇敢地飞向心里的梦想;等待他们在将来的故事里,就着星光,回忆这生命中最美好的四年,盛开过的花……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