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校园里的演播室
发布时间:2010-04-08 信息来源:传媒学院


广电专业学生范家驹(中)在一旁听导演“说戏”

    百集情景轻喜剧《完美家庭》在浙大城市学院学院魏绍相楼开拍以来受到了各方的关注,钱江晚报、浙江在线等媒体也对这部剧做了相关的报道。作为我省首部由高校与影视制作机构合作拍摄的情景剧,这无疑成为本地原创性节目的先例,同时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

    此次情景剧的拍摄中,浙大城市学院传媒分院广电系的学生广泛参与其中,他们担任着摄像灯光助理、 录音助理、场记、场务、后期剪辑等工作。老师们也借此机会,在专业方面对同学们进行指导。

    工作是一种态度

   
2008级广电专业学生林慧琳是较早参与到剧组拍摄的学生,在现场主要负责场记的工作,不仅要打板,还要摘录拍摄的集、场、镜、条等。说起这两天的剧组生活,她脸上流露着些许满足与感激,“场记的生活虽然辛苦,任务也比较繁琐,但是这种体验带给我的收获却远远大于辛苦。陆导耐心地引导与鼓励,也让我很快进入场记这个角色。”

    桌上放着一张写满数字的表格,那是场记工作的记录表,她说,原先陆导给她的是一张白纸,由于记录起来不清晰,她花了一晚上的时间设计了一张表格。这就是一种工作态度。

    另一名广电系学生董樱同学主要是担任摄像助理的工作,这次与“演播厅”的近距离接触,她意识到自己在今后专业学习中更需加强的地方,比如对摄像机的使用、灯光的转换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学习关键所在。

    有失必有得

    2006级广电专业学生范家驹担任《完美家庭》剧组的副摄像师,是全程参与拍摄工作的学生。在剧组不到半个多月的时间,他已经融入剧组的生活,能够承担起导演交代的工作,这与他在电视台3年的实习经验是分不开的。他认为,作为摄像师,不仅要娴熟地掌握机器,还要有一定的艺术敏感,对构图和灯光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通过这次实践,他在专业素质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在剧组工作人员中,陆导是他十分敬重的人,不仅学识渊博,对后辈也很关照,录音师、灯光师也很棒,教会我很多关于摄像技术等专业知识”范同学说。对于学弟学妹们的表现,范同学表示,大伙态度都很积极,他建议他们要放开胆子做事,学会多观察。

    这次剧组的生活虽然牺牲了很多课余休息的时间,有时候还要加班加点,但是他认为是值得的,有失必有得,这样才能向成功迈进。

    理论与实践结合

    广电系教师徐娴,是此次合作的联系人之一。她认为《完美家庭》的拍摄给广电系的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她所教授的《导演概论》等专业课程也正需要这样的平台。同学们可以借此将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是一次提高和锻炼自己的机会。她目前也在考虑创建光影戏剧工作室,让同学们在完成作品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一些学生反映现场工作比较枯燥,一直重复同样的动作,徐老师开导同学们要有耐心,学会多看、多听、多思考,不要只专注于眼前,要学会感受过程与氛围,这对以后的学习会有一定的帮助;当然,更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地参与,做个有心人。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