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菁菁校园 - 正文

菁菁校园

“流金岁月”首场小提琴演奏会举行
发布时间:2009-05-17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5月16日晚,一阵阵抒情悠扬、婉转柔媚的琴声从学院教工俱乐部传来。为庆祝新中国六十华诞,迎接城市学院建院十周年,“流金岁月”首场小提琴演奏会在此举行。来自理工文经管等不同专业的同学围坐在一起,聆听徐波老师演奏小提琴,在琴声中回味祖国深情,感受音乐艺术。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也适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成立十周年。为配合开展“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宣传办公室首次举办小提琴演奏会,以音乐会的形式庆祝建国60周年,迎接建院10周年。演奏会分上下两段,前段曲目选自我国作曲家自建国以来创作的乐曲,如《梁祝》、《牧歌》、《天路》等,后段演奏深受青年人喜爱的国外现代音乐小品,如《雨的印记》、《欢�》、《季节的循环》等。中国乐曲用西洋乐器小提琴演绎,有着一番别样的滋味,而现代乐曲则更有其独特的风采。现场的同学大都出生于上世纪80、90年代,对产生于上世纪50、60年代的乐曲并不熟悉。然而,每当乐声响起,大家却听得非常认真。同学说,想不到这些老的音乐作品这么好听。 
     
    为增加演奏会效果,徐波老师还介绍了小提琴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方法,穿插讲解了乐曲的内容和创作背景。今年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诞生50周年。1959年5月27日,上海音乐学院在上海兰心大剧院首演新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此向建国十周年献礼。该曲由上音学生何占豪、陈刚创作。时年18岁的俞丽拿担任独奏。当乐曲终止时,全场欢声雷动。在听众的要求下,这部作品被从头至尾再次演奏……而鲜为人知的是,《梁祝》自诞生以来的50年里,却有着一番不寻常的经历。如今,《梁祝》已经成为享誉世界乐坛的中国小提琴名曲,成为中国音乐的重要标志和中国文化的象征符号。无论中外小提琴家,还是广大音乐爱好者,都以演奏和聆听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乐、为荣。
     
    演奏会不知不觉地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超出了原定的时间。大家意犹未尽,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再次参加这样寓教于乐的音乐聚会。一位同学感慨地说,小提琴优美动听、令人陶醉,希望每天都能听一回。徐波老师是一位音乐爱好者,他希望学院所有爱好文学、书画、音乐和歌舞等各类艺术的老师和同学组织起来,在业余或课余时间举办各种类型的文艺聚会,大家在一起交流艺术实践,感受高雅文化。“这是一所大学应有的文化品味和精神追求”徐老师说。 
     
    室外夏雨淅淅沥沥,屋内师生其乐融融。这一晚,同学经历一次别开生面的校园音乐文化之旅。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