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5日晚,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学系教授张英进应邀走进“传媒与人文大讲堂”,主讲“莎士比亚戏剧与早期中国电影” (From Shakespeare's Drama to Early Chinese Cinema),并就文学翻译、影视改编,好莱坞电影生产机制等问题与大学生听众进行了交流。
张英进曾获美国爱荷华大学硕士、斯坦福大学博士,并在密西根大学从事过博士后研究。他多年专注于比较文学、文化传播、电影批评方面的学术研究。当晚,他从学术的角度介绍了翻译文学研究和电影改编研究中目前所面临的焦点问题,并以中国早期电影《一剪梅》为例,详细分析了“莎士比亚的文本性与表演”的具体运用及启示。
张英进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化改编,而改编本身也是一种翻译。莎士比亚的喜剧《维洛那二绅士》(The Two Gentlemen of Verona)早就质疑了权威与作者身份的问题,由这部剧作改编的电影则为研究跨语言、跨文化、跨媒体的文本与意识形态的交流提供了丰富的内容。诞生于1931年的中国默片《一剪梅》就是改编自莎剧的早期中国电影。讲座中,张教授通过对这部电影的人物塑造、场景调度和双语字幕的分析,不仅揭示出民族现代性在中国发明过程中的技术创新,而且突出了近二十年来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与改编研究中的社会学转向所强调的主体位置。他指出,在重新思考跨文化的生产和接受中的权威与作者身份问题时,我们应该重视权力关系的“非零合博弈”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