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培育师生实践智慧,激发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今年学校暑期社会实践以“师生同修理想信念·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上挺膺担当”为主题,围绕寻迹溯源、科技创新、共同富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超大城市治理等主题板块,组建师生实践团队奔赴各地、服务社会、贡献力量。官微特别策划推出【师生同修理想信念】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全面展现师生理想、责任与担当,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今年暑假,围绕“在超大城市治理上贡献青春力量”主题,学校8支团队、330余名师生聚焦交通治堵、幸福城市、社区治理、公共服务、青年就业等民生关注问题开展深入调研。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故事吧~
他们聚焦交通治理,助力杭州城市能级提升
交通枢纽是城市发展的“血脉”、是城市能级的“骨架”,如何让杭州的城市发展和城市能级再次拾级而上?


今夏,国土空间规划学院连续第三年牵头组织开展城市交通治理大调研,将交通出行调查与学生社会实践有机结合。131名师生奔赴杭州主城区16个拥堵交叉口及其附近停车场(位)开展小客车使用效率与时空分布特征的现场调查与市民面访,通过调研深入掌握杭州小客车的使用强度、使用效率等出行特征,为杭州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这次交通调研,让我们对城市交通拥堵和出行安全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建筑学2302的任飞悦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实践,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城市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交通治理大调研是学校暑期社会实践特色品牌之一,连续三年调查了杭州市1000余个公共交通站点,受访市民达18万余人次,已形成了五个专题研究报告和地铁站点居民需求清单、一站一策评估清单、师生体验清单等三份清单。未来学校还将继续围绕杭州市交通治理的重大关键问题,为城市建设贡献“城院智慧”。
他们聚焦青年需求,助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
“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建设,正是为实现青年与城市的双向奔赴提供了制度保障。”
“杭州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令人赞叹,这坚定了我继续在杭州创业的决心。”


法学院开展寻访杭州千名青年——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调研,走访了上城、拱墅、西湖、滨江、萧山、余杭、钱塘等区的企业、党群服务中心、高校、金融机构和个体工商户等,深入基层社区、创业园区、企业进行调研,探索杭州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成果、挑战与治理之道,为推动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建言献策。
行政管理2311的王奥添表示,“在康桥街道,一位95后街道办事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认识到青年是基层治理的主力军,我希望未来也能加入他们,助力杭州市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我们将深度挖掘问卷数据信息,提炼精华,为杭州乃至全国的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路径。”实践团指导老师张岚表示。
据悉,本次调研将为杭州市政府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建议,促进城市与青年的良性互动发展。
他们聚焦基层服务,助力校地合作新发展
在社会最小治理单元,作为社区书记助理,应该如何妥善解决居民的各项日常需求?
在街道城建办的工程管理岗,应该如何发挥专业优势处理地铁征迁、留用地建设等问题?

这个暑假,校团委选拔优秀青年大学生赴拱墅区上塘街道开展政务实习。同学们走进社会、走进基层,沉下心感受基层治理的酸甜苦辣,铆足劲解决基层人民的急难愁盼,并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做好调研工作。
土木工程2202的蔡振雄表示,“只有亲身参与到政务工作中,深入到基层一线,才能真正领悟到政策背后的深意,才能深切感受到为民服务的真谛。政务实习对我来说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通过亲身体验,深化对政务工作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汉语言文学2202的王园园说到,“政务实习可以让我们充分了解国家的政策在基层的落地执行,理解政策意图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关联,通过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公共服务项目,帮助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据悉,本次政务实习是拱墅区“运河·万朵浪花”暑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与上塘街道开展校地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城院学子将在“‘导师帮带 + 伙伴领跑’、集体研学、青动联盟1010行动”的三位一体培养体系下,融入基层角色、服务基层建设,为城市基层治理提供更多金点子。
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地方办学,不断做好城校融合的大文章。城院师生走进城市、了解城市、融入城市、服务城市,在服务杭州城市发展中成就自我,助力杭州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