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建筑结构》杂志社官方微信公示了“第二届建筑结构行业杰出青年”入选名单,浙大城市学院王震副教授成功入选。
“建筑结构行业杰出青年”由《建筑结构》杂志社组织评选,经个人申报、资格审查、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等环节,最终评选决定出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设计院、科研机构等单位的100名“第二届建筑结构行业杰出青年”,他们是建筑结构行业的优秀人才和发展动力。

王震,浙大城市学院云栖先进材料增材制造创新研究中心土木负责人、副教授。从事空间结构和金属增材制造科研工作,持续攻克复杂建筑钢结构工程“受力-造型-功能”难题,开拓增材制造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结构,应用于杭、沪、宁等地公建项目;发表SCI、EI索引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兼任浙江省钢结构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入选杭州市属高校西湖学者;曾获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工程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和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等荣誉。
聚焦浙大城市学院办学理念和建设定位,面向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复杂钢结构地标公共建筑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王震以复杂钢结构体系存在的科学技术问题为导向,通过体系研发、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模型试验和工程实践等手段,贯穿针对超高层、大跨空间和多高层钢结构三类复杂体系,结合典型工程案例,系统研究其体系创新、设计分析、性能优化和施工建造关键技术及应用,从而实现复杂钢结构体系的受力、造型和功能的三者平衡。
王震保持着始终如一的严谨态度,脚踏实地,构建多学科交叉科研团队,为关键核心性技术领域提供了系统性科技解决方案,随着与浙江省院、中建科工等头部企业合作的不断深入,成功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多地多项复杂公建项目建设。

宁波国华金融中心

湖州南太湖湿地奥体公园

杭州运河大剧院
在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汤慧萍教授、浙江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丁智教授领导下,根据先进材料增材制造创新团队总体发展框架和研究方向,王震作为团队土木方向负责人,构建面向增材制造的钢结构、混凝土和隧道岩土新工科科研平台,打造省内乃至全国独具特色的土木工程增材制造实验室,形成土木工程领域增材制造科研-转化-产业全链条培育模式。

面向土木、材料等多学科交叉和融合创新,王震坚持奋发前进,服务智能建造工科新专业建设,努力成为土木增材创新路上的“探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