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综合时讯

General News
潘云鹤院士勉励学院“勇闯无人区,改革再出发”,实现城院2.0版
发布时间:2019-09-19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校合并后,如何发挥浙大的优势资源,为浙江培养更多的优秀学子?20年前,这个命题摆在了当时浙江大学校长潘云鹤的面前。乘着政策的东风,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校合作的产物——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应运而生,在探索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上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20年后,这位学院的创始人之一应邀故地重游,为学院校史馆揭牌,出席高质量发展咨询会为学院转型提升发展提出前瞻性意见。超常规发展的期待,勇闯无人区的使命,与地方经济发展融为一体的责任……老领导的谆谆教诲,将继续激励城市学院不忘初心,再谱转型提升新篇章。

9月17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建院二十周年纪念活动之——学院高质量发展咨询会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原校长、城市学院首届董事会董事长潘云鹤教授,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于永明,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叶民,杭州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郑利敏应邀出席会议。

一直见证并支持着学院从无到有,从初创到逐步发展壮大,郑利敏将学院办学成绩的取得归结为“专业设置新颖灵活适应城市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和社会接轨,科研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她建议学院发展能够更好地借助杭州市“三名”工程政策,在省教育厅、浙江大学一如既往的支持下提升核心竞争力;也希望城市学院能继续为杭州经济建设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叶民曾在学院工作三载,深知学院办学成绩的来之不易,并为此而骄傲。他指出,20年前包括潘云鹤老校长在内的学院的“设计者、创始人”高瞻远瞩,一以贯之的市校合作办学机制,走特色化办学道路,为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希望学院在办学20周年这个新起点,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辜负创始人的期望,继续为地方发展服务,培养高水平人才,再创新的辉煌。

于永明指出,在浙江省现有的高校布局结构中,城市学院极具潜力发展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水平院校。对于下一步发展,他希望学院在浙江大学与杭州市强有力的保障与支撑下,要继续深化原有机制中灵活的部分,激发活力、避免僵化,走出发展新路子。要充分依托浙江大学的强势学科背景,最快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适应技术变革。作为改革创新超常规的产物,城市学院今后在学科建设、科研服务等方面也要走超常规发展之路,通过嫁接、扶持、交叉、融合快速提升。


浙大原校长、城市学院首届董事会董事长潘云鹤教授

“20年前,城市学院的创立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产物,其很快成为了同类院校的标杆,为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年后,‘转公’同样是也是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其核心是转向高水平,实现城院2.0版。”潘云鹤一语中的。他指出,传承浙江大学的基因和理念,秉持浙江省杭州市改革开放的精神,城市学院必能迈出转型提升的重要一步,步入全国百强的高水平大学之列。

城市学院的转型提升,如开辟无人区,无现成的参考对象,不能走常规之路。创新之路、特色之路如何走?潘云鹤建议,要继续在浙江省、杭州市与浙江大学的领导与支持下,全院上下同心协力奔向高水平。首先,奔着“应用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紧密服务社会,提升科研规模,完善经费结构。其次,在市场驱动向科技驱动转化的背景下,迅速调整教育结构,提高生源质量,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培养活跃创新、科学技术基础扎实的人才。第三,和省市发展融为一体,在为省市服务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重点研究杭州市“数字经济第一城”的目标与发展趋势,突出学科与社会服务的代表性与特色。第四,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要在浙江大学、杭州市的支持下通过机制创新大力引进人才。

“新机遇、新水平、新机制,希望在省、市、校的领导与支持下,城市学院能大胆创新改革,勇闯无人区,成为独立学院转型升级成为全国高水平大学的新典范,为区域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潘云鹤强调。

学院院长韦巍做工作汇报,党委书记吴健主持会议,城市学院原党委书记胡礼祥,学院领导班子成员等出席会议。 


文:郭佳 摄影:王鹏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