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没有Dota,没有LOL,
不止自习室,不止图书馆,
我的大学有队友间的情谊,
有角磨机的火花,
有赛道上的扬尘,
我的大学是赛车。”

10月13日,2018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AE)在古城襄阳圆满落幕,本次大赛汇聚了如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浙江大学等在内的全国六十多支高校车队,这不仅是全国大学生方程式车队的大聚会,更是FSAEr一年一度技术和实力交流切磋的盛会。
在此次比赛中,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春风动力睿鹰车队成绩喜人,荣获总成绩二等奖,位列全国第18名,为建队以来征战全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的最好成绩。多个单项比赛排名进入全国前十,尤其在赛车轻量化大奖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荣获全国第三名。
喜人成绩背后的跌宕起伏
比赛共五天,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车检,主要对侧倾、噪音、制动、技术进行检查,其中技术检查还细分为底盘、安全、装备、悬架、转向、制动、燃油电气、发动机传动等,只有顺利通过各项车检的车辆,才能参加动态赛事的比赛;第二部分是静态赛事,包含了设计答辩、成本答辩、营销答辩;第三部分是动态赛事,由直线加速、八字绕环、高速避障以及耐久赛组成。

贴车检标,准备车检
营销答辩一直是睿鹰的弱项, 2016赛季排名第26名,2017赛季降至33名。负责2018赛季营销答辩的是睿鹰车队的新闻官,来自英语专业的钱佳乐,对于只上过一个学期有关营销限选课的她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做市场调研的时候我想尽办法找人、找数据,有些人会把你当做推销员,态度十分不友善,常常会因为他们的拒绝使得花费心思提前做的准备前功尽弃。”直到比赛的前一晚,钱佳乐还在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最终取得全国第九的成绩让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下了,很高兴为车队的总分做了实质性的贡献,同时我也得到了一次深刻的历练。”

准备设计答辩与成本答辩
2014赛季和2016赛季,睿鹰的赛车在耐久赛中因意外滑出赛道,没能成功完赛。这个双数年无法成功完赛的魔咒,一直笼罩在队员们的心头。当睿鹰六号开上耐久赛的赛道时,看台上的队员们都攥紧了拳头,注视着睿鹰六号在赛场上的每一个过弯、每一次加速。

耐久赛赛场
车手屠泽鹏作为耐久赛的第一车手率先发车,“16年的时候,我们的赛车在耐久赛第一个弯道就滑出了赛道,这次我期望开得足够快,能为车队拿到一个出色的成绩,但开得越快也就意味着冒着更大的风险,所以我既憧憬又担忧。”
当车检区传来复检通过的消息,也就是睿鹰车队的2018赛季顺利结束的时候,在外焦急等候的指导老师孙树礼以及睿鹰车队的其余队员终于舒展开了紧锁的眉头,这个“双数年魔咒”终于被打破了!
睿鹰史上来之不易的“最轻”与“最快”
一辆方程式赛车的落地,少不了前期一次次的设计修改及制造阶段的彻夜加工。早在2018赛季初,睿鹰车队的队员们就给还未开始设计的睿鹰六号定下了几个“小目标”——赛车轻量化,至少两个设计亮点,在保证以上几点的同时,让赛车有足够的稳定性且能够尽早下地练车。
为了实现睿鹰六号整体轻量化的目标,各个系统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从设计之初,大家就要从结构、材料、工艺等各方面进行考量,经过了无数次的设计调整、讨论分析,最终确定下睿鹰六号的“瘦身计划”。

车身负责人与裁判交流
来自自动化1602的王中宝和机自1604的肖奔是睿鹰六号车身空套系统的主要负责人,在睿鹰六号的“瘦身计划”中,车身空套系统的质量减到有史以来最轻,同比五号车成功减重51.7%。除此之外,动力燃油供给系统较五号车减重48%,轮边系统首创单螺母锁紧机构,共计减重6.3KG。

校内测试75米加速
“车没开坏过,不能上赛场”这是在车队里流传下来的一句话。为了让车手熟悉赛车的操控达到人车合一,以及将赛车的性能调试到最佳状态,队员们利用暑假,每日清晨五点起床开始练车,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近两个月。

图书馆前练车
校内的练车场地与实际赛场区别很大,为了找到一个专业的练车场地,队员们四处打听。最后终于在绍兴找到了一个有类似赛道的卡丁车场,队员们随即联系场馆负责人,将车运往绍兴,又开始了为期半个月的练车之旅。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最考验赛车提速、过弯性能的高速避障比赛中,睿鹰六号第一圈便跑出了70.9秒的睿鹰历史最快单圈成绩。
走进这个团队
一辆赛车从设计制造到最后的落地比赛,一定少不了团队的协调合作,光鲜成绩的背后,更是离不开队员、指导老师的配合与帮助。

出征襄阳队员和指导老师合照
每项动态赛后都有一个复检环节,复检不通过,该项比赛的成绩会被取消。耐久赛对于赛车性能的考验极大,复检也最为严格。为了准备耐久赛后的复检,各系统按照规则重新对赛车进行检查、调整。晚上十一点,队员们以及指导老师孙老师依旧全体奋战在P房(Pit House),没有一个人提出要先回宾馆休息,大家忙完了自己的部分就会问上一句“还有谁需要帮忙?”

车检前调整赛车
为了热爱而开始,为了责任而坚持。五天的鏖战,不仅是对睿鹰六号的检验,更是对睿鹰精神的肯定。

维修区调试赛车
造车这条路漫长而又艰辛,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人,因为一个共同的梦想走到一起,他们有一个同样的目标,愿意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放弃舒适的假期、放弃温暖的被窝,他们在同样的压力环境下并肩作战几百个日夜,快乐和痛苦有且只有彼此才能理解。

检查悬架系统
“感谢车队让我遇到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队友,一起嬉笑一起熬夜一起成长,虽然这两年没有什么假期,也因此放弃了很多东西,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这段经历是我永生难忘的。谢谢睿鹰,谢谢与我并肩作战的兄弟们!”队员翁学骋的话朴素却真挚,也道出了每一位睿鹰人的心声。
睿鹰一直在路上。

背景资料:
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中国赛是一项由高等院校汽车工程或汽车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组队参加的汽车设计与制造比赛。各参赛车队按照国际赛事规则,在一年的时间内自行设计和制造出一辆在加速、制动、操控性等方面具有优异表现的赛车,能够成功完成全部或部分赛事环节的比赛。
文:朱张津 摄影:朱张津,钱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