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0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杭州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例会暨属地宣传工作推进会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召开。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红英,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杭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建华,省筹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黄华童等出席会议。
会上,黄华童介绍了场馆建设、改造、验收情况,部署总体宣传工作方案。杭州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兼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金波部署了杭州市属地宣传工作。会上,各区各相关部门单位、办赛单位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意见建议。
鲍学军对于大家对学运会组织筹办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成不成功看安全,精不精彩看宣传。”“为什么宣传?”鲍学军指出学运会有一万多名师生、记者等来杭,人人都是麦克风,想要报道杭州G20一年后的情况,所以我们要特别强调宣传。“宣传什么?”要大力宣传杭州的精神面貌,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以及中小学、大学的教育成果、体育文化成果,将体育赛事和大众体育运动结合起来。“怎么宣传?”一定要突出重点,包括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人群,特别关注人流密集区、主城区,通过海报、道旗、招贴、地铁沿线挡板等进行宣传,突出重点的同时兼顾社区,在利用好主流媒体的同时用好新媒体。鲍学军强调,要注重时间节点,达到宣传氛围逐步升级,“99℃加1℃,在学运会开幕前夕将热水烧开,达到效益最大化。”
陈红英在讲话中指出,学运会是省委省政府的硬仗之一,在开幕还有66天的关键时刻召开会议进行整体部署,重在抓落实。首先要抓好宣传氛围营造工作,接下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及各区都要做出宣传方案,各成员单位要落实好宣传的氛围营造。其次要打好结合以及服务的硬仗。学运会期间来杭的一万多人,“人人都是宣传监督员与评论员”,在做好东道主的同时,要大力宣传展示杭州市的发展成果,并与杭州市全国文明城市的复评迎检做好结合。第三要做好落实。在座的各单位在七月份要“动起来”,营造“工作氛围”;8月份重点营造“社会氛围”。学运会是小手拉大手的活动,当一万多个小手伸过来,对大手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所以一定要做好宣传,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会上,省筹委会领导还听取了“一办五组”牵头单位负责人有关学生运动会服务保障工作汇报。
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杭州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单位相关负责人;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余杭区政府和杭州经济开发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分管领导、宣传部相关负责人;省筹委会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市属8校”分管校长等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