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支持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有效对接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打造优质生源基地,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构建高素质本科――硕士应用型人才培养通道,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浙江大学微电子学院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三方合作在城市学院开办创新实验班。日前,三方共同拟定《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创新实验班(微电子)》实施方案》,三个学院的负责人王家平、章献民、吴健共同签署了协议,合作建设衔接集成电路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培养的本科系列特色课程。这是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在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校址上建成后,双方谋划深度融合走出的重要一步。
12月14日,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王家平教授做了题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工程师学院的现状与发展》的讲座,将这个好消息带给在座的城院师生。他指出:“怎样使两个学院之间多渠道、多形式、多方位地更好衔接,实现共建、共享、共赢、共发展,从而达到办学的深度融合,是工程师学院与城市学院担负的共同使命。”
目前,城市学院已着手面向2014级至2016级对电子、信息与自动化技术有浓厚兴趣的同学选拔首批学员。
根据实施方案,创新实验班学生参照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博学班管理模式,主要采用特色模块教学形式,创新实验班的学生需修读该模块的必选课程。部分课程可以核算为所在专业相对应的专业必修课程,其他课程可以核算为学生所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工程师学院、微电子学院将委派教师帮助城市学院讲授实施方案中的部分课程;工程师学院建立的工程创新与训练平台对创新实验班同学开放。
创新实验班学生在达到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可获得由浙江大学微电子学院颁发的“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特色教育证书”“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荣誉证书”等证书。创新实验班学生通过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工程师学院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录取。
工程师学院与城市学院负责人均表示,两个学院间有着可实现共享的资源与平台。通过创新实验班的创办,学科、生源层次的提高等能实现平台的建设与提升,推进城市学院应用型专业建设,打造专业学位研究生优质生源基地,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深造能力。此外,通过高端实验设备、高水平学术讲座、高层次兼职师资力量等资源的扩展与共享,逐步实现两个学院的共建、共享、共赢、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