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有效落实学院2014年本科招生计划和政策,进一步扩大学院的社会影响力、吸引优质生源,学院于6月19日召开招生宣传动员大会,对即将奔赴全国各地的招生宣传人员进行培训。学院院长吴健作动员讲话,副院长应晶分析形势并部署工作,党委副书记刘玉勇主持会议。招生办主任颜晖解读相关招生政策。
招生与就业是学院的生命线,凭借名城名校的优势和高质量的办学,学院招生形势连年看涨。2013年是学院招生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学院录取考生3450人,土木工程专业在浙江省首次进入第一批次招生即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投档分为625分,高于一批投档线8分,浙江省24所一本招生高校中列14名。近三年第二批次投档名次区间为文科10000-12000,理科34000-38000。此外,2013年也是学院实施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的第一年,学院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计划30人 (文、理科各15人),128名入围考生中有71人第一志愿填报,顺利录取优质考生。
2014年学院招生总计划3450人,招生专业包括35个普通本科专业和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覆盖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安徽、山东、湖北、四川、辽宁、新疆、河北、广西12个省份及地区。其中浙江省招生2747人(文科796人,理科1951人)。
继土木工程专业后,今年学院一批次招生专业新增资产评估,两个专业计划招生共120名,学费是4400元/年.生,通过浙江大学立交桥转入浙江大学学习的推荐比例可达专业在籍同级学生总数的5%。对上第一批次线成绩录取学生,还将获得每人5000—4万元不等的新生精英奖学金。
国际化教育是学院的两大特色之一,学院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开展经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简称UW项目)以及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简称UNL)开展的学分互认课程合作项目继续开展。
学院今年新增国际商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2个专业。学院转专业政策较为宽松,每年全院各专业共提供约500余个转专业名额。在第二批专业就读的优秀学生有机会申请转入一批次专业。学院“1+3”项目(从大一学生中选拔一批优秀学生进入金融学、财务管理专业学习)以及“三位一体”招生都将继续实施。
应晶分析招生形势,并部署招生工作任务。从“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才”、“孩子在这里能获得什么样的教育价值” 三个层面介绍了学院的优势所在。学院是一所高水平新型大学的先行者,一流本科教育理想是学院一以贯之的追求。十五年来,学院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脱颖而出,一批校友表现出色,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学院贯彻“全人教育,扬长教育”的理念,更关注有多少投入在学生的培养上。“城市学院作为浙江大学独具特色的办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推进国际化教育为突破口,与浙江大学国际化办学战略紧密衔接,努力建设成为一所全面服务杭州市城市国际化发展战略,深度融入区域创新体系,具有一流本科教育品牌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应晶展望了学院发展的美好愿景,他希望大家充分理解并宣传学院的办学内涵与特色,让考生、家长、社会共同追随理念、关注质量、向往价值、坚定选择,对学院“心向神往,情有独钟”。
“有信心就有勇气,有信心就有力量。”吴健将招生比作世界杯赛场上的“临门一脚”,号召大家要有充分的信心与准备打赢这场战役。信心首先来自于学院专业、规范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作为一批次招生的高校实至名归。信心也来自于母体浙江大学的支持,浙江大学的发展战略已明确计划将城市学院纳入其办学的有机体系中,这必将成为学院进一步发展的强劲动力。信心还来自于学院长期坚持不懈的清晰明确的发展方向、培养目标和两大特色。她指出,教育国际化战略既能完全纳入浙江大学国际化战略的总体部署,又深度契合杭州市国际化发展战略定位,接下来学院计划以国际化教育作为突破口,进而带动体制机制的创新。她号召,“希望大家发扬知校、爱校、荣校的精神,以信心与勇气打赢2014的招生之战。”
学院各招生宣传工作组于6月23-27日和7月23-25日分赴各生源所在地开展两轮招生宣传。学院招生热线(0571-88018551)将于6月23日-7月1日(8:30-18:30)和7月17日-25日(8:30-20:30)开通。6月23日、7月23日为学院“校园开放日”,迎接全国各地考生来学院实地参观考察。届时,学院招办和九个分院的老师将在图信大楼设点,接受广大考生和家长的现场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