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是学院招生就业工作成果丰硕的一年——学院首次进入浙江省第一批次招生,并开始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即拿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而这个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学院的就业工作也稳健收官。12月13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13招生就业工作总结研讨会举行。学院领导班子、全体中层干部和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济济一堂,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教育价值打造优质生源和高质量就业工程等问题深入探讨。学院院长吴健、党委书记胡礼祥、副院长应晶、党委副书记刘玉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斯荣喜主持。
2013年是学院招生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学院录取考生3450人,土木工程专业在浙江省首次进入第一批次招生即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投档分为625分,高于一批投档线8分,在本批次212所院校中居于172位,超过部分省属公办本科院校。在浙江省二批文科投档线为540分,高出二批线72分,在本批次624所高校中居156位(前四分之一),与去年基本持平;理科投档线517分,高出二批线79分,在本批次722所院校中居199位(前三分之一),比去年略有上升,学院整体生源质量继续名列全省同类院校榜首。此外,今年也是学院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工作的第一年,学院“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计划30人(文、理科各15人),128名入围考生中有71人第一志愿填报,顺利录取优质考生。
应晶在《“重心”沉稳,衬学院办学层次;品牌教育,令考生心向神往》的讲话中指出,2013的招生工作全院动员,全力以赴,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倾力确立招生新优势,打了漂亮一仗。而今后的生源竞争将更为激烈,学院如何继续稳健领跑?他指出,生源质量最终取决于学院的发展定位,学院注定要以办学质量的高水准作为“立院之本”,成为一所“处乱不惊”、“重心沉稳”的大学。要通过国际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化教育等特色教学环境的打造,优化专业结构、师资队伍、培养方案,构建一流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从而创造优质的本科教育价值,以品牌教育让考生、家长心生向往。
在这个史上最难就业年,学院的签约率与就业率一直呈现较为平稳的态势。据就业办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学院2013届毕业生签约率93.21%,就业率94.31%,在全省普通高校中的排位靠前;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旅游管理、机械电子工程等专业的签约率为100%。毕业生中有近60%的毕业生在杭州、宁波等经济发达城市就业;有370人被国内外高校录取为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的12%;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有60人。
刘玉勇总结了2013年就业工作并分析了2014年的就业形势。结合第三方就业质量评估的介入,他指出,学生的就业质量跟踪评价已不再是仅就业工作考虑的问题,引发的应是对高校整个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某种程度上将影响高校办学的生死存亡,势必进一步督推高校优化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对此,他提出进一步前置、强化职业规划理念;重视和加大对学生就业过程的分类指导服务;做好毕业生追踪调查工作,并切实做好校友反馈信息的运用;根据市场需求及公众评价,适当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结构;进一步推进就业(实践)基地建设,深入校企合作,搭建专业实践平台;建立招生、培养、就业真正一体化机制;做好就业工作年报编制工作等七方面工作要求。
“这既是招生就业的总结会,也是动员会,招生就业的工作没有间歇。”胡礼祥对招生与就业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他指出,招生工作今年有了新突破,势头良好,但面临的挑战严峻,必须抓住机遇,再上台阶,下定决心有所突破;要进一步创新招生机制,拓宽宣传渠道,全院动员、组团出击,抓好校友、家长、在校生等宣传力量,优化网站、视频以及新媒体等宣传手段的资源整合。就业方面,他传达了省教育厅副厅长蒋胜祥在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并结合学院实际指出,要推进就业服务指导的规范化,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就业帮扶,全面提升创业教育水平,进一步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凸显来应对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
“招生、培养、就业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三个环节,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要加强三个环节的协同思考。”吴健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学院要充满信心地做好招生与就业工作。现有的信心来自于学院这些年在规范化办学以及人才培养质量上的全力以赴,办学质量得到了多方充分肯定。而长远持久的自信心要依托前瞻性、引领性的办学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国际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战略。她强调,要进一步强化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建设。她希望每个分院、专业都能思考在培养环节的比较优势、杀手锏,倾尽全力提升教育价值,以更好地促进招生以及就业环节;一届届学生的口碑相传,就是学院办学持久的推动力。
会上,2013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受到了学院表彰。会议既是回顾、总结与表彰,同时又吹响了新一轮战役的号角。在掌声中,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党委书记胡礼祥与九个分院院长签订了2014届毕业生就业目标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