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的新形势下,学院如何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进一步抓住重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0月18日,浙大城市学院党委举行中心组理论学习会,集中学习刘延东同志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高教三十条”),深入分析学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讨如何坚持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学院“创特色,上水平”。
学院院长吴健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在工作中必须紧紧抓住“全面”,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大力”,结合学院实际,坚定不移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内涵发展。
吴健指出,近年来,学院着力稳定办学规模,优化专业结构,坚持专业、学科与师资队伍协调发展,推进专业与学科内涵建设,并精心培育两大办学特色。事实证明,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是符合“高教三十条”中“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精神的,也取得了良好成效;虽然我们在推进建设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办学特色的培育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要坚定信心、增强耐心,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之路,持之以恒地稳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吴健强调,干事业最关键在人才,要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能动性;干事业最重要是落实,各单位要有全局意识,加强统筹、形成合力,将国际化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两大办学特色内化到教学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文化建设等各项具体工作当中,真正打造出城市学院的特色和品牌。
学院党委书记胡礼祥指出,教育的质量体现在高校的特色和人才培养的特色上。我们要深入研究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准和和培养规格,围绕核心知识、核心素质和核心能力,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要不断改进服务,服务基层和教师发展,建立和完善服务学生体系,为学院改革和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高教三十条”出台以来,学院结合“十二五”规划,通过两级中心组理论学习,中层干部会议,支部、教研室活动等形式进行多次学习讨论。近期,学院领导还将带领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到联系分院开展研讨。胡礼祥希望,通过学习活动的持续深入开展,进一步强化师生员工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特色意识,推进学院办学特色发展和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学习会上,学院副院长应晶,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斯荣喜,党委副书记刘玉勇,院长助理夏顺仁、周金其,分别结合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办学资源争取和内部管理机制优化、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和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学科建设与特色平台建设等作了重点发言。
学院党委委员、院长助理,党政办公室、教务部、国际交流与合作部、学工委、组织人事部、科研部主要负责人参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