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2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第三届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隆重举行。100余名“双代会”代表齐聚一堂,再次围绕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建言献策,明确路径,落实举措。大会号召,全院教职员工要进一步发挥开拓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落实“十二五”规划,推进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办学支撑和后勤服务等各项工作,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新型大学,创造城市学院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院长吴健作工作报告,党委书记胡礼祥致闭幕词。副院长应晶出席会议。开幕式及上午的大会由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斯荣喜主持,下午的大会及闭幕式由党委副书记刘玉勇主持。学院工会主席楼益松主持预备会议并做本次双代会筹备工作报告。在主席台就坐的还有院长助理夏顺仁、周金其。
浙大城市学院将编制“十二五”规划过程视为加强沟通,上下互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的过程。自2010年3月正式启动规划制订工作以来,在全院上下就2011-2015年事业发展规划以及教育与教学发展、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海外交流与合作工作3个专项规划开展了多轮专题调研和上下互动,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规划论证,通过多种形式,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明晰目标和实现路径,形成了规划文本。
在题为《创特色,上水平,进一步推进城市学院科学发展》的工作报告中,吴健在总结三届一次“双代会”以来的工作进展以及“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办学成就,分析学院“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后,简述了学院的愿景和发展基本思路。学院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通过今后十年左右的努力,将学院建成一所办学体制机制优势突出,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培养质量稳定优秀,国际化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特色鲜明,若干特色优势专业和学科跻身浙江省属高校先进行列,现代大学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办学综合实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提升的高水平新型大学。她指出,“十二五”是城市学院“创特色,上水平”的关键时期,必须科学把握学院事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坚持内涵发展,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坚持特色发展,实施国际化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战略;坚持协调发展,强化专业、学科与师资队伍的统筹规划与建设;坚持和谐发展,培育以人为本的大学文化;要在稳定规模,夯实基础,优化结构,整体推进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方向强化特色实现重点突破,进一步提高办学综合实力和服务社会能力,打造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
吴健对学院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她指出,学院要紧紧围绕“创特色,上水平”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市校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优势,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召开第三次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研讨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教风学风建设;大力推进教学基本建设;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狠抓学风教风建设;推进国际化教育战略;抓好“优质生源工程”和“高质量就业工程”;集中优势抓学科建设;实施“教师进步计划”,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团队建设,提高师资应用教育与国际化教育能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组织开展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等重要工作。
在分组讨论会上,全体代表本着对学院事业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履行代表职责,正确行使民主权力,认真讨论和审议学院工作报告、教代会工会工作报告以及工会经费审查报告等各项工作报告。大家踊跃建言献策,充分体现了积极关注大局、主动谋划发展的主人翁精神。大会提案工作报告指出,三届一次大会共收到以提案形式提出的意见、建议50件,36件提案被立案,立案率达到72%。提案质量较往届有明显提升。
胡礼祥致闭幕词。他指出,作为学院承前启后、描绘蓝图、凝心聚力的一次重要会议,此次大会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发扬民主、团结鼓劲,对于团结凝聚广大师生、推进学院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贯彻会议精神,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胡礼祥提出几点希望:第一、各部门、各分院要继续深入对“十二五”规划的研究和理解,明确目标任务,以积极的态度、高度负责的精神,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大胆推动改革创新,推动规划分阶段、分目标地实施。第二、加强交流与宣传,全院上下提振信心,共同努力,认清形势,统一认识,强化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到实施规划的行动上来,积极推动学院科学发展。第三、希望各分院结合自身实际,根据学院总规划和3个分规划提出的目标、发展和要求,进一步认真谋划并完成各分院“十二五”规划的制订,并认真组织实施。机关各部门也要充分提高指导和服务的水平以及发展和改革创新的意识。
参加会议还有学院专家咨询委员会执行主任王立人等8名特邀代表,以及不是本次双代会代表的中层干部、各民主党派等19名列席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