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综合时讯

General News
文汇报记者万润龙:当将军还是当士兵?
发布时间:2010-12-02 信息来源:东方网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在城市高校中颇有些名气。这所学校的教与学都比较扎实。笔者所在的文汇报浙江记者站每年都会有一些大学在读或毕业生前来实习,比较而言,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学生能力最强。最典型的是杨振华,这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闻系的毕业生采写新闻稿件和新闻评论的水平绝对可列笔者同行的中上游。他先在光明日报浙江记者站实习,多次独立完成整版稿件。后来他在文汇报上发表了多篇“观察与思考”,其水平得到报社同行的认可。遗憾的是我没有能力留住他。他现在任职于老家的金华晚报,干得同样红火。

  浙大城市学院最近的一次论坛也让笔者赞叹。这届论坛冠名“中源杯”,笔者应邀担任主讲嘉宾,一起担任主讲嘉宾的还有在国内软件产业很知名的杭州东部软件园董事长宋小春,宋董事长也是中国磁带行业的鼻祖,他领衔的大自然磁带当年是国产磁带的代名词。一起担任主讲的还有东方通信集团副总裁俞芳红、浙江中源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震民、浙江物产元通机电集团有限公司进出口分公司总经理寿国扬。

  让笔者感慨的是这次论坛的内容和形式。台上的演讲者之间可以互动,主讲者和台下的听众之间可以互动,围绕的是同一个话题:社会需要怎样的大学生?党委书记胡礼祥为这次论坛开宗明义:大学的价值不在于获得多少名利,而在于培养了多少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是否获得了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科研成果;大学培养的人才能否让自己的“客户”满意,这是验证大学价值的重要指标。

    话题就此展开。笔者以“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怎样干”这三个问题做开场白。当年雅戈尔集团总裁李如成在人民大学演讲,笔者是现场记录者。他以很有信服力的例子批评了当代大学生好高骛远的心态。几乎所有竞聘雅戈尔的年轻人都想搞策划,做公关,跑营销,就是没有人愿意下车间。李如成告诉大学生:几乎所有的应聘者都说了同样的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要告诉大家:不想当士兵的士兵永远当不了将军。这说明很多大学生对于“想干什么”的认识很片面。而“能干什么”是对自己的客观评估,“怎样干”则是成才和成功的路径。

  宋小春先生有他自身的实践和体会。他对时下整个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缺失深感忧虑。他告诉大学生:软件园每年要招收许多应届大学毕业生,企业很无奈地要给他们补核心价值观的课,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他说,30年改革开放,国家经济总量上去了,但经济运行的质量没有相应跟上,人的素质没有提高。国家要真正强大,需要提高人口素质,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因为社会进步最终是要通过人的进步来实现的。主讲者寿国扬先生也表示,当今社会风气普遍浮躁,焦虑情绪在年轻人群中蔓延。他的企业每年招收很多大学生,开始都需要从基层做起,很多人不愿做基础工作,没多久就离开了。留下来的人成了业务骨干,提升了,发展得很好。

  企业欢迎怎样的大学生?宋小春和陈震民都提到,自己的企业需要年轻有活力、爱运动的年轻人。陈震民还特别指出,最好是文理兼顾,情商较高的人,这样的学生想象力较为丰富,有激情与热情。俞芳红则从从人力资源部招聘的角度,提出来录用人才的基本考量:时间观念、诚信、主动性、基本沟通能力、良好的心态、快速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等。

  现场大学生的提问也很有水平。一位大学生问:当今社会,受多元价值观的影响,有一种浮躁的情绪在蔓延,面对物质、金钱的诱惑,大学生如何坚守自己的内心,坚持自己的价值追求?笔者以佛教的修行宗旨答问:有能力普渡众生,少能力独善其身。但无论如何,一定要求真务实,把握好自己。宋晓春等主讲者则表示,商业社会人心浮躁,学生的择业观、企业的用人观、学校的育人观都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根据企业需要树立核心价值观,并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职业之路要安心从基层做起,学会等待,把握机会,最终才会有良好发展的事业。大学应该多听听社会各界的声音,根据社会需要设置课程科目,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学校、企业和学生都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引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纠正已经偏失的价值观。

  事后,有学生向笔者说了她的评价:论坛使她受益匪浅,这样的论坛多多益善。


    编者注:万润龙,笔名知非,籍贯绍兴,1950年生于杭州。1966年初中毕业,是典型的“老三届”,下过乡,当过农民,做过乡村教师,在“工农兵上大学”的潮流中回城读书,毕业后当了中学语文教师,在高考制度恢复后,先修中文本科,再完成哲学研究生课程。1984年考入杭州日报,走上了新闻工作岗位,1992年调入文汇报,现任文汇报浙江记者站站长、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驻浙江办事处主任,兼《金庸茶馆》主编。做人办事讲求认真,执教时是杭州市优秀教师,干新闻多年被评为优秀记者,信奉“独立思考,独自采访,独家报道”的“三独”原则,是中国记者中披露千岛湖事件、中国爱滋病的第一人。《15亿件衬衫积压纯属空穴来风》、《中国哪来5000万差生》、《金庸辟谣:我没有得诺贝尔文学奖》、《走近霍金》、《二战日军侵华系列报道》等独家报道均产生较大反响,多次获上海市、浙江省好新闻奖和全国好内参一等奖。多年来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羊城晚报等海内外媒体发表评论数百篇。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