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综合时讯

General News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10发展论坛举行
发布时间:2010-11-14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发展论坛会场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发展论坛会场


出席论坛的领导和专家合影留念

    11月13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举行“2010发展论坛”,邀请专家对即将出台的“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进行论证。国家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司司长陈维嘉、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程伯中、清华大学教授何晋秋、浙江大学原常务副校长胡建雄、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任少波等出席,齐聚一堂把脉学院“十二五”规划,共商学院发展大计。

    学院院长吴健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学院“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绩及成功经验,新一轮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建设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主要建设任务。与会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高度评价学院在“十一五”期间以及办学以来取得的成就,并结合国内外形势以及中国教育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其特点,根据学院发展实际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与意见。

    与会专家认为,学院建院以来,创新市校合作办学体制机制,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和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发挥新型办学机制活力和优势,通过办学资源多元筹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绩,探索了一条符合国情、省情、校情的高等教育发展新路,为教育改革创新积累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在中国高等教育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城市学院要认清形势,深刻把握教育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育人目标,科学定位,大胆创新,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综合实力。

    陈维嘉指出,国家高等教育已从外延扩张转到内涵发展模式,浙大城市学院也要切实转变发展模式,在提高办学质量,打造办学特色上下功夫,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高度,提高核心竞争力;坚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并在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制度、教学模式、校园文化建设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坚持探索新路,向改革创新要动力。

    学院要“创特色,上水平”,特色与水平如何体现?对此,学院信息电子学科首席专家程伯中认为,第一,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利用教育信息平台优化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第二,改革教学模式,转变传统以教为主忽视学习的教学模式,以项目课题、企业实习等为载体,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推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第三,在科研领域,要对接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集聚力量进行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形成学科与科研特色。学院海外合作首席专家何晋秋从宏观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任务角度切入,对学院进一步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提高师资水平、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等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并对规划文本中的学院发展定位、发展原则、主要任务、指标、措施等提出了修改意见。“耳敏目聪识机遇,从容应对推转型”,胡建雄指出,当今正是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产业发展处于全球性的转型升级时期,学院要抓住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机遇,创新发展思维,凝聚力量,推进教育转型;立足学生学习,推进教育创新;立足学科改造,促进学科特色形成;坚持制度创新,逐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推进新型特色学校建设,在新一轮发展中再创辉煌。

    任少波作总结讲话。他代表浙江大学和学院董事会对各位专家一直以来对浙大城市学院办学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要准确把握“十二五”期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树立新一轮高水平内涵发展的信心,促进学院新一轮的健康快速发展;要准确把握“办一所什么样大学”的实质,以学生为本,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正确处理教学科研关系,全面服务地方发展,进一步深入研究并明确学院的使命和愿景;要准确把握“如何办好大学”的路径,深入分析发展基础、未来努力方向、建设重点、资源筹措渠道,并有一个描述清晰的路线图;要准确把握办学定位,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他要求,消化吸收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做好“十二五”规划制订工作,通过规划制订工程,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明确目标和方向,促进学院科学发展。

    论坛由学院党委书记胡礼祥主持。专家咨询委员会执行主任王立人教授,副院长应晶、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斯荣喜、党委副书记刘玉勇,院长助理夏顺仁、周金其,各部门、各分院主要负责人也参加了论坛。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