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浙大城市学院杭州公共管理研究中心8项课题获杭州市政府政研室2010年对外合作课题立项,其中《CI理论导入风情小镇培育实践的研究》(
课题负责人:刘双花),《创意类大学生自主创业孵化机制研究》(
课题负责人:张佳),《杭州南宋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课题负责人:王艳)三项文创类课题于近日举行结题鉴定会。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人文旅游研究中心学术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黄健教授,杭州市政府政研室综合处处长朱向军,杭州地铁公司纪委书记、原杭州市委政策研究室综合处处长朱秋林应邀出席鉴定会。
《CI理论导入风情小镇培育实践的研究》通过借鉴企业CI设计方法和经验,重点研究风情小镇导入CI理论的具体措施和VI设计方法。课题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关注风情小镇形象的建设,将CI战略植入该小镇形象的建设中来,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小镇识别系统,对小镇形象的确立与塑造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指导价值,同时有助于对建设的总体把握,也有利于小镇形象构架过程的方案策划和具体项目的操作与实施。将CI导入风情小镇本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这一理念,在CI和小镇规划理论领域均属首创。在广泛调研基础上,选择龙门古镇这一典型小镇进行深入策划,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和有效研究报告,为杭州市风情小镇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该课题在杭州市注重大力提高风情小镇旅游竞争力的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创意类大学生自主创业孵化机制研究》基于杭州市积极谋求产业转型,明确提出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杭州的“第四产业”,力争成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的发展目标,立足杭州市在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诞生了知名大学生自主创业孵化器――“赛博创意工场”的实践,将杭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与大学生自主创业培育两大主题相结合,探讨了面向创意类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孵化机制。该课题从杭州市现有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关扶持政策、杭州市高校创业教育开展情况、杭州市现有大学生创业园区创意类企业生存发展状况三方面展开调研,总结出创意类大学生自主创业特点,进而分析了创意类大学生自主创业与现有创业扶持政策、创业教育之间存在的对位缺失问题。课题提出了建立“创意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的对策建议。运用“集群”、“越界”、“综合”先进理念,探讨了专项孵化器的体系架构和保障机制。
《杭州南宋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调研了杭州南宋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背景与现状,对杭州南宋遗留至今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分类研究,分析其开发利用现状,前瞻性地提出了杭州当前如何把有形文化资源与无形文化资源的开发相结合,如何创意开发南宋历史文化特色旅游项目,如何完善南宋历史文化资源开发项目产业链等对策建议。
城市学院青年教师立足杭州实践、聚焦文创产业,围绕风情小镇建设CI理论导入、创意类大学生自主创业孵化机制、南宋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应用研究,课题立意新颖,研究视角独特,以大量的文献资料结合杭州的现状及政府的规划发展做出有建设性的分析,课题成果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获得了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同时与会专家也高度评价了学院与杭州市政府政研室以杭州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为工作载体的课题合作模式,充分肯定了学院积极构建的“主动融入,平台合建,任务导向”的政产学研合作研究机制。
城市学院科研部、合作与发展部负责人等专家组成员及课题组成员出席结题鉴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