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综合时讯

General News
花好月圆过中秋,城院人过节味浓情更浓
发布时间:2010-09-25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西子同月,与子同袍”为主题的汉服游街庆中秋活动 



    今年的中秋节,温度骤然下降,还下起了淅沥的小雨。天空虽然不作美,但是浇不灭人们过节的热情。在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里,有的同学选择了回家,有的同学选择了留在学校,有的离开杭州回家和亲人团聚,有的和同学或同事聚在一起共度佳节。不管用什么样的方式过中秋节,大家都觉得“还不错”。       

    “我们去了西湖,像郊游一样,带着闲适的心情。苏堤,白堤,花港观鱼,柳浪闻莺,欣赏了杭州的美丽。在这样一种节日的气氛里,西湖也特别有感觉。” 很多大一新生们没有回家,趁这个机会好好游览杭州,也感受了在异乡过节的氛围。       

    “中秋让我特别想家,特别想吃月饼,想念妈妈的菜,想念家的温馨。”此情此景,也不乏想家的学子。大一新生齐艳不免伤感地对记者说:“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家,在外过节。这也是我第一次觉得乡愁如此浓烈,正如古人所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吧。”没有家人在身边,友情显得特别珍贵和温馨。室友买月饼给她吃,高中同学通过短信和QQ留言都送来了祝福。虽然不在家里,但一样感觉温馨。      

    传媒与人文学院大四学生小章,她本来打算利用放假这几天,多看看书。但是,当同学无意中说到“以后工作了,就更没机会回家过节了”,她临时决定回家过中秋。到家的那天已经很晚了,外公、外婆、父母、舅舅、舅妈、哥哥……全家人都等着她来吃饭。饭桌上,一家人聊着各自的工作,学习情况,交流碰到开心与不开心的事。大家还一起分享了一个很大的月饼。“当时,长辈们很开心,全家人好久没有聚在一起了。”在小章同学的心里,中秋节是一个“名目”,让很多在外的人可以有机会回家团聚,让在家等候孩子回来的父母们有一个期盼、想念,可以共享天伦之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团圆的日子,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来自各地的教职员工相聚杭州友好饭店旋转餐厅共赏圆月美景。坐在二十楼的高空,心里感觉离那高悬的明月近了几分,中秋的各种情绪也随之而来。随着餐厅的旋转,在不知不觉间尽赏了杭州的美景,西湖的喷泉也适时的和着优美的音乐舞动起来,为节日增添了气氛。觥筹交错间、欢声笑语中,老师们互相分享着无尽的快乐,传递着浓浓的祝福。      

    在中秋节当天上午,城市学院崇正雅集汉服社组织了“西子同月,与子同袍”为主题的汉服游街庆中秋活动。同学们们身着汉民族传统服饰,手执纸扇,撑几把油纸伞,缓缓游行在河坊街和南宋御街。他们他们当中还有一“洋妞”,这身行头更是吸引了过往路人的眼球。“洋妞”是前不久新加入城市学院的澳大利亚籍交流生Chelsea。她还有一个别致的中文名叫“秋夕”,为她取名的汉服社社长魏斌解释说:“她的英文名是Chelsea,又是秋天来的中国,所以谐音就是秋夕了。”秋夕向汉服社的成员小黑借了一套汉服来穿,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从秋夕不时莞尔的脸上看出她体验到纯正的中国文化的快乐。       

    除了秋夕,其他可爱的外教和留学生们也度过了难忘的中秋节。李幸�是浙江大学留学生,在城市学院教授初级韩语,来杭州将近4年了。对韩国人来说,作为一年中三大节日之一的中秋节,和春节一样重大。中秋节期间,韩国人有返乡与父母团聚的习惯。在这一天,人们要阖家团圆,祭拜祖先,分享各种美食,还要走亲访友。到了晚上全家一起赏月,玩游戏。李幸�这几年的中秋虽然没有回家,但是在中国他仍感受到了浓浓的中秋氛围。他们韩国留学生会在一起过中秋节,穿上传统服装,一起玩翻板子游戏。李幸�还说:“中国朋友们很热情,会邀请我去家里做客,一起吃月饼。” 

    这学期还有12名新加坡同学来城市学院学习,中秋节是他们在这里过的第一个节日。有一位父辈是北京人的郑同学说,家人很重视中秋节,亲人们都会在这一天聚在一起聊天,吃月饼,点灯笼。在她心里,中秋节是“回归祖国”,因为这天父母亲会讲很多关于中国亲人的故事。今年中秋节,她和朋友们一起,看到了美丽的西子湖,吃到了纯正的月饼,放飞了孔明灯,一起祈祷亲人幸福健康,祝愿祖国繁荣富强。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