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综合时讯

General News
“借助镜头让我们的双眼看得更清晰!”
发布时间:2010-09-21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今年九月,一部学生作品,从1500多部专业参赛作品中突围,在16部入围作品中脱颖而出,打败其他专业纪录片拍摄者,获得评委满票通过,一举夺得“2010南方多媒短片节”记录短片金奖。这部叫《双喜的眼泪》的纪录片,讲述了湖南耒阳市双喜村外出务工的青壮年“生命换取酬劳”的故事。短短几分钟的影片,向观众再现了一个村落的“血泪史”,给我们带来心灵震撼的同时勾起人们对生命价值的思考。短片的拍摄者和制作者正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学生范家驹。

    “活着就很幸福!”

    这部记录片取材于震惊全国的“开胸验肺”事件。为了顺利拍摄,范家驹一行趁暑假在湖南耒阳双喜村待了20多天,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零距离感受村民生活的点点滴滴。只是这一切并不像这个村落的名字一样给人红彤彤喜庆之感,那里有的只是一个个在生死边缘挣扎的病人和失去亲人的孤独和痛苦。这是一座被悲伤笼罩的村落。由于地处偏僻,资源又非常贫瘠,经济极其落后。为了养家糊口,村里的许多青壮年到沿海地区务工。这些青壮年因为教育水平有限,多在工地从事打钻工作,他们并不知道这一职业的危险性,工作期间又没有得到有效的防护,最终导致尘肺病。

    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拍摄将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困难。流火的季节,恶劣的自然环境给拍摄带来重重阻碍。他的搭档王骏因为当地高温,皮肤严重灼伤。除了高温,在双喜村他们还遇到常人无法预计的困难。“那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地方,有很多五步蛇出没。我们尽量不在下雨天和晚上出门。”范家驹说。

    恶劣的环境并没有击退这个七尺男儿,但在死亡面前,他却显得束手无策。双喜村是一座离死亡很近的村落,范家驹亲眼看着两条生命的陨落。村民很无助,也许这一秒家人还常伴左右,下一秒就有可能撒手人寰。王翠兰老人的四个儿子都因尘肺病病逝,现在年迈的老人和年幼的孙女相依为命,思念成灾,以泪洗面。“有时候真的觉得很讽刺。整个村子里只有三部氧气机,每一个病人都希望能用氧气机保命。但是若是谁真的到了用氧气机的时候,也就说明他离死亡不远了。”范家驹说,“还有就是他们的房子。房子修得比较好的,一般都不是完整的家庭。这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家园!”

    “活着就很幸福!双喜村的经历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种心灵的震撼!死亡随时可能降临,整个村子死气沉沉的。”范家驹说,“我印象最深刻是一个被采访者。我们已经说服他参加拍摄,可是没有等到我们采访他,就去世了。故事才刚刚要开始啊……”他的言语中流露出对生命消散的无奈。

   
“我要做纪录片!”

   
“我要做纪录片!”范家驹在大一参加学校新闻中心电视台面试的时候就说出了他的理想。正是这六个字,在学校电视台,他一干就是三年。三年的时间,电视台成员更新换代,物是人非,然而范家驹对拍片的热情不减。

    为了不断提高摄像水平,他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当其他同学沉浸在周末欢乐的时光时,他却带着摄像机默默追寻他的梦想。工作严谨的他,要求自己每个季度都要出一部新的作品。在校期间,范家驹刻苦努力,不轻易放弃每一个锻炼的机会,一步一个脚印朝着他的梦想前进。在校三年的毕业典礼或开学典礼上用的短片都有他的作品,他用特有的方式欢送学长迎接新生。扎实的基本功也使他成为去年院庆十周年专题片的主力队员。在今年浙江广电集团投资的百集家庭情景电视剧《完美家庭》的剧组中,范家驹的身份是副摄像师。在剧组中的刻苦表现和成绩得到了导演不少称赞,多次对他这个还没毕业的在校生竖起了大拇指。

    曾经为了拍片子,在深圳某工地“潜伏”好几天,最终被工头发现赶出了现场。当记者问起他哪里来的勇气,他坚定地说:“有很多苦难我们帮不上忙,但是别人可以。我们可以通过镜头告诉其他人,让有能力的人来解决问题。”

    经过多年的实践锻炼,凭借一份社会责任感,不需要任何粉饰、发自内心对生命的敬畏,《双喜的眼泪》征服了严苛的评委,得到了著名导演贾樟柯和王小帅的肯定,获得了大赛总评委威尼斯影展金狮奖获得者、波兰最具影响力的导演Krzysztof Zanussi(克里日托・扎努希)的赞许,并最终夺得金奖。

    “我们不仅仅是想告诉大家一个关于眼泪和悲伤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想告诉大家,生命的形容词是庄严,我们不能麻木对待,要珍惜生命!同时,我们也希望借此号召更多有能力的人帮助有需要的人。”范家驹说。

    范家驹是浙大城市学院传媒与人文学院副院长金月成的得意门生。除了对他的作品印象深刻外,金月成说:“范家驹的作品体现出了他在关爱人,关爱社会。他深入底层了解社会,他有了一种社会责任感,他学到了这种创作态度,创作理念,这是我们作为老师感到最欣慰的一件事!”

    “这只是个开始!”

   
因为参赛的要求,《双喜的眼泪》片长只有8分多钟,只是根据其中湖南耒阳市双喜村这一个地方的故事剪辑而成。这八分钟的代价是他们辗转湖南、深圳两地拍摄一个多月,耗费了盒带32盒。

    谈及《双喜的眼泪》的成功,范家驹认为获奖只是开始。最近他的生活节奏和中心都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每日奔波于住所和工作室之间。他计划将片子剪辑成多种不同的版本,参加黑山、葡萄牙等国外电影节等具有影响力的比赛,在比赛中丰富人生阅历。

    范家驹未来的计划表永远有“拍片”两个字。他打算在未来两年里完成3部纪录片的拍摄,接下来可能沿着黄河“走”。“黄河周边有许多癌症村。这是为什么,我想知道。我希望借助镜头让我们的双眼看得更清晰!”

    拍电影也是范家驹的兴趣,也是他将来要走的路。“纪录片可以培养电影人的精神内核,也就是对生活的热爱,对他人的关爱。我希望将来我能做出‘接地气’的电影!”他认为,拍摄纪录片能追求影像创作的理想与社会责任感,他想把一些慢慢会被时代抹去的东西记录下来。在拍纪录片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经历和历练自我,从而获得更多的人生体味是他目前所需要的。

   “不断出成绩,在成绩中磨练自己。”范家驹坦言,找工作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赚钱和享受生活也不在当下。“我想趁着年轻执着地追寻自己的梦想,看看自己到底有多少能耐!”这匹骏马想冲出家门,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也想在外面闯荡久了,能再次回归校园汲取养分。他身边不乏同学和朋友在国内外电影学院继续深造,他们在召唤着他,他也在为此时刻努力着。


    小资料:南方多媒短片节创办于2009年,由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主办,广东南方电视台承办。这是中国第一个“多媒”短片节。南方多媒短片节面向所有影像创作者,征集以多种媒介手段制作而成的片长为5分钟左右的短片,并经由国际的艺术评委对短片进行评选,旨在推动中国短片的发展。“2010南方多媒短片节”活动启动以来收到了1500多部作品,竞逐本年度“多媒短片”最受瞩目的8大类奖项。包括王小帅、Krzysztof Zanussi(扎努希)、吴文光、司徒兆敦等20多位在影像艺术方面有卓著成就的国内、外嘉宾评委为本次参赛作品鉴评、颁奖。

    作品链接地址:http://spff2010.act.tvscn.com/video/videoplay/309146/1.htm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