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综合时讯

General News
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创新培育应用综合人才
发布时间:2010-06-01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5月29日,浙大城市学院走进台州举行了政产学研合作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恳谈会。学院教师代表与到会的台州政府有关部门领导、知名企业代表、台州校友代表围绕企业需求和高校科研成果如何有效连接合作,毕业生怎样更好地服务地方政府和地方经济,学院如何针对社会需求培养创新人才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创新性建议。

    浙江省高校产学研联盟台州中心副主任桂元坤,台州市地震局局长张继明,人事局人才流动开发处副处长李新建,台州路桥图书馆馆长包国武以及台州知名企业代表,城院优秀校友代表参加了此次恳谈会。会上,城市学院院长助理夏顺仁介绍了城市学院在政产学研合作工作方面的概况。

    了解地方,搭桥建梁促合作

    “搭建浙江高校服务台州的桥梁,建设台州企业联系高校的联络局,构建高校与地方政企相互了解的信息服务平台”,桂元坤表示,这是浙江省高校产学研联盟台州中心的三个宗旨。他指出,高校与政府企业的合作必须是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前提下,高校科研需从社会的真实需求出发,真正了解地方经济。

    “积极寻找企业需求与高校科研的对接口,深入探究地方真实需求,摆正双方合作态度,这是政产学研合作的第一步。” 桂元坤从自己以前从事科研工作的经验出发对政产学研合作提出建议。此外,他认为定位企业需求,在合作时期增强校企联系,使高校科研成果充分契合企业需求,是校企合作最重要的一步。 

    了解地方,搭桥建梁促合作。近年来,台州市政府为实现企业需求与高校资源的对接,建立了信息网络平台,使企业需求公开化,让高校科研更有针对性。“我还在城院的时候就经常关注台州企业的发展,并在暑期对企业的进行了实地实习考察,了解企业需求,锻炼实践能力,毕业后也就顺利在台州找到了工作。”一位台州籍城院校友说。

    融入地方,挖掘企业真需求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城市文化建设,这是台州未来几年新兴和重点发展的项目,也是城市学院与台州地区发展合作的契合点。张继明指出,高校的科研需要融入地方,挖掘新兴产业需求,进行创新性研究。据了解,台州地区成立的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创业园等都为与城院的产学研合作项目打下了产业基础。

    “城市学院政产学研的创新机制和科研成果项目,跟台州市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有很多相通之处,把城院创新创业实践科研项目融入我们台州的经济发展,迎合企业真需求,必定会能达到共赢的结果。”张继明表示,城市学院和台州地区在政产学研究项目历来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城院学子也为台州地区经济转型上做出了智力贡献。

    融入地方,挖掘企业真需求。台州企业代表表示,未来在金融、保险、会展、文化城市建设等项目的发展都可与城市学院金融学、保险业、会展专业、人文专业等领域进行合作,一方面锻炼高校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满足企业对科技的渴求,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夏顺仁表示,学院将进一步推动项目合作创新,探索“复合式实习”模式,推动区校、校企合作。 

    服务地方,创新育应用人才

    一线的技工,高端人才是台州市目前的人才缺口,台州市人事局人才流动开发处副处长李新建向大家简要讲述了台州地区的人才结构。他指出,台州地区的高职技术学校较多,可是像城市学院的大学院校以及应用型高端人才却很紧缺。一位到场台州地区媒体人士说:“台州地区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阶段,迫切需要高端的创新人才,正是城院学子施展抱负的好地点。”

    创新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积累为后盾,大学生应该注重学习人文知识,在生活实践中磨练各方面的素质。台州路桥图书馆馆长包国武以一个文化人的身份表达了自己对政产学合作的看法和建议,并赠送了各个参会人员自己编著的著作《南官人文大讲堂》,他希望城院学子和校友都能重视人文素养的提高,以创新知识影响地方企业,提高企业科学技术水平。 

   台州地区政府的合作保障,企业的积极配合,以及整个社会环境的推动,为城院学子打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基地。远洲集团党委秘书池其昌表示,综合性人才是目前企业最需要的人才,产学研合作为高校和企业提供了一个人才互相输送的平台,高校培育人才服务地方,地方校友又反哺学院。

    据了解,在这次城市学院走进台州活动中,曙光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宝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方远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三家台州企业挂牌成为城市学院产学研基地。有三名企业家受聘为城市学院大学生创业导师,为大学生创业传经送宝。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