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科技”在社会竞争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创业也早已出了仅仅凭市场感觉、毅力和勇气的草根阶段,而进入了“科技创业”的新型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竞争力、如何提倡科学的创业观等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科技新浙商走进高校论坛”聘请了10位新浙商担任大学生就业指导师,陆续走进大学校园,为大学生传经送宝,并从大学校园中寻觅英才。5月23日晚,由钱江晚报、浙江科技报和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共同主办的“科技新浙商走进高校创业论坛暨优秀人才招聘会”第一站走进浙大城市学院。
创业中最令人期待的往往是历经艰辛之后的那份苦尽甘来。是夜,杭州汇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陈贵才、杭州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姚纳新分别带来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大学生创业和就业》的主题演讲,与城院学子一同分享他们创业路上一路走来的点滴,为大学生创业指点迷津。
创业前奏:
定位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
“我喜欢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每个人都需要问自己这样三个问题,了解自己,合理定位自己,是就业创业的第一步。杭州聚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姚纳新先生这样讲到,他希望现代的大学生在将来无论是选择职业还是创业都能针对个性找准方向,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业。
毅然放弃即将到手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学博士帽,选择攻读美国斯坦福大学管理学硕士学位;果断放弃稳定的大学教学工作,选择下海经商;放弃成为专业科学家,选择做一名企业家。科技新浙商姚纳新和陈贵才跟学子们讲述自己走过的创业历程,分享了他们成长经验,他们一致认为评估自己,以兴趣为导向,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就业和创业的前提。
在学校,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知识;在社会,寻找适合自己的实践活动,这是姚纳新和陈贵才总裁给所有大学生的建议。讲座中,城院学子从科技新浙商的经历中看到了定位、选择的重要性,并向他们提出了为何会这样选择的疑问。“做科学家一辈子只能做一件事,而作为企业家可以创造一个平台,完成很多感兴趣的事情。”姚纳新解答道。
创业协奏:
寻找机会,填补社会空白之处
社会上什么有需求,就要去满足;社会上哪里有空白,就要去填补。姚纳新总裁讲述到,现在中国每个行业都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机会还有很多,要在就业创业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利用国家提供的有利环境,深入了解行业现状并抓住机会。
每个成功企业家、创业者都是寻找机会、积极创新的。杭州汇能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贵才排除万难,投入巨大资金研究,积极应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危机,自主研发成功新型饲用抗生素那西肽,获得中国饲料重大科技进步与应用奖以及上海科学技术进步奖,其公司也成为中国首家拥有那西肽技术的企业。
“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在日常生活、旅游、消费中留意感受周围的服务,仔细推敲生活中的服务缺少什么,认真体会社会上需要什么。”在回答学生提出如何寻找社会上的空白之处时,姚纳新这样回答到。他说,在大学暑假时期,在义乌小商品市场看到一个计算器的批发价是22元,而在北京可以卖到75元,凭借有心的发现,靠着倒腾计算器,姚纳新赚到了好几千元。
创业主旋律:
积累资源,坚持不懈,精益求精
姚纳新和陈贵才把创业比作跑马拉松,跑最开始的一、两公里时,超前很容易,也没有人在意,但如果能保持每公里都超前一点,这样40公里下来你必定会成为佼佼者。创业的过程,跑马拉松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积累资源、整合资源、坚持不懈、追求完美的过程,每一步都需要比竞争对手超前一点。
“创业如登山,需要征服一座座山峰,道路崎岖但风光无限!”陈贵才激情洋溢的讲到,创业的路途是艰辛的,每个人都会遇到非常艰难的时候,要有超凡的毅力走过去,大家看到的这一切都是“熬”出来的,坚持别人所不能坚持而得到的。此外,陈总裁还从汇能公司的人才观出发,讲述了创业者应积累的素质:人品、坚持、学习能力、胸怀。
创业是个瓜熟蒂落的过程,不能为了创业而创业,它是机会、毅力、资金、技术、人才等都全部积累因为融合而成的。在互动中,姚纳新告诉所有学子们,一个真正的企业家需要具备广阔的视野,需要发现资源,整合资源,管理资源,还需要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最后,科技新浙商姚纳新和陈贵才希望年轻人在创业途中保持阳光的心态,抱有道路虽崎岖、风光正无限的信念。
创业进行时:
每一次历练,都是一次很好的创业实战
“就业也是一个创业过程。”陈贵才阐明了独到的见解,“关键在于你的核心竞争力到底在哪里?”每次拿到厚厚的一叠简历,他总是下意识地全部翻一遍,想寻找手写的简历,可是大多时候都是失望而归。“过去讲字如其人,字写得漂亮就是你的优势!”他积极鼓励广大毕业生把握机会展示自己的出彩之处。
城市学院党委书记胡礼祥也出席论坛聆听报告。据他介绍,本次论坛的筹备工作大多由城市学院创业班的学生负责。“前期策划和准备是一个非常系统的过程,更是一次非常好的创业实战。”胡礼祥说,创业贵在坚持,当你找准方向,就要坚持不懈”。“一步落后,处处被动。”他表示,城市学院今后会继续为学生打造各种各样的平台,鼓励学生积极“上台跳舞”,勇敢秀出自己。
胡礼祥表示,不管以后创业与否,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都需要培养。据了解,近年来,城市学院积极探索将理论学习、实践教育、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思路。通过举办创业人才孵化班、开设KAB(Know About Business)和SYB(Start Your Business)等创新创业课程,为学生建立创业街、组织贸易节进行模拟创业、设立创业教育学院等等,努力将创新创业教育打造成学院的一张“金名片”。
本次论坛上,还举行了“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创业人才孵化基金”的倡议成立仪式。在论坛进行的同时,优秀人才招聘会也在火热进行中。来自浙江银江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天能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带来涉及理工、经管等多个专业的100余个岗位,定向招聘研究生和大学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