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快对杭州经济形势的分析和研究,日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杭州公共管理研究中心联合杭州市公共政策情报资料研究中心举行杭州经济形势分析会。杭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王平,政研室副主任涂冬山,浙大城市学院院长助理夏顺仁出席会议。政研室综合处处长兼政研中心主任朱向军主持会议。
据了解,自2007年政研室与浙大城市学院建立杭州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合作平台以来,学院共计完成委托课题20项(其中专项研究2项),目前在研委托课题9项(其中专项研究1项),编发成政研参考22期,提供信息送阅被录用184篇,其中课题获市长批示5项,信息送阅获市长批示36次。本次专题座谈会是双方在原有合作基础上的又一次新探索。
会上,经济处处长陈国勇介绍了杭州市主要经济指标情况,围绕杭州当前经济形势分析、杭州今年经济走势预测、经济领域应关注的重要问题。城市学院教师根据自身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积累畅所欲言。合作与发展部副部长叶加申抛出了“十二五,杭州将迎来富春江(富春龙)时代”新颖的观点。计算学院刘桂梅结合统计在经济中的应用之研究方向,对房地产价格指数趋势作了预测分析。商学院周自明介绍了“可适时更新的杭州市房地产/土地价格指数编制方法”的研究成果;韩瑾就汇率波动对杭州市出口商品结构和贸易收支的影响及趋势作了分析;谢文武对宏观经济调整下杭州市金融机构风险评估与发展预测作了发言。计算学院林伟然的研究方向是保险精算,他在座谈中对绿色GDP――杭州经济发展的新衡量指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商学院蔡颖和计算学院薛莲还分别介绍了商务信息分析重点实验室和应用统计实验室建设情况。
王平提出,真正的名师要有社会影响,参与社会发展,提供社会服务,为社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意见。教师要走出书斋,走向现实生活,在社会鲜活的环境中做研究方面,这应当是大有可为的。他说,现代政府越来越注重开放决策,这要建立广泛听取专家咨询意见和建议基础之上;当前凡是经济发展快的城市一定是高校多,且高校与城市的关系结合得较好的城市。他非常感谢浙大城市学院教师的参与,也殷切希望学院抓住机遇,培养社会名师,开展社会服务,从而进一步提升学院的社会声誉。夏顺仁表示,学院教师将在专业领域继续锻炼和提升,走出办公室走出课堂,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不断加强科学研究,为社会和政府提供更多的建设性意见。
政研室综合处、经济处等负责人以及城市学院商学院、计算学院、合作与发展部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