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5日,杭州南山路恒庐美术馆门庭若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2010届毕业生设计作品展在此隆重开展。展厅内陈列的精美包装、形象景观和时尚模型,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参观。浙江省人大常委、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浙大城市学院创意与艺术学院院长陈振濂,浙大城市学院党委书记胡礼祥,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树人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卢少夫共同为展览剪彩。学院党委副书记刘玉勇出席剪彩仪式。
“这是城市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首次跨出校门在专业美术馆举办的毕业作品展,实现了从校园向社会公开的成功跨越。”陈振濂在致辞中表示,展览不是“高级地摊”,要有结构和情景,而本次展览已经在“主体性”上初具雏形,以后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其次,本次展览浓缩了创意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身影和成果,作品体现的并非技术型的创意,而是理念在先;此外,每一位学生都不是纯粹的个体,而是整体中的局部,所以要站在“配角”角度,将作品本身、其设计理念和程序完整地展示出来。卢少夫在致辞中表示,城市学院和树人大学都是培养面向就业市场的本科艺术生的院校,好不好,市场就是对四年教学的最好的检验,希望今后两家兄弟院校可以一如既往地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据悉,创意学院除了从大一到大四的横向学习模式之外,还设置了“工作室”的纵向学习模式,纵横架构的学习都给予同等学分,纳入教学程序。目前,创意学院共有17个工作室。“我们培养的是设计人,而不是技术人。”陈振濂在采访中说,教育教学改革是为了让学生接收的教学信息多元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而不仅仅是应用结果。本届毕业生设计作品展涵盖了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三个方向,设“中国文化”、“从乡村到城市,从城市到家庭”两条主线,以及中国文化、乡村休闲、城市景区、视觉生活、交通工具、生活品质六大主题,以“主体式、情景式”的方式展出。
展示作品中不仅凝聚了教师的热心指导与帮助,还有学生的努力与付出。“我们的欣喜源自于同学们的成功,作品虽然尚显稚嫩,但彰显了学生可贵的创意精神,体现了他们对创意的执著,对艺术的追求。”创意学院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张越说,毕业设计作为实践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对学生的技术、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的检验,因此教师们一直遵循“既敢于放手,又积极引导”的思想,带领学生将模糊的设计冲动沉淀形成今天富有创意和灵感的作品。“回忆四年的点滴,我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更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今天的作品展意味着学业的结束,但是意味着另一个全新的开始。”毕业生代表朱刚良颇有感触地说,并对母校和老师给予的关心和温暖表示感谢。
胡礼祥在讲话中指出,本次作品展的地点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家门口,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地方,这不仅需要学生创新的思维、创意的思想,更需要“关公面前舞大刀”的勇气,浙大城市学院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年轻意味着活力、勇气和希望,所以要继续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之路,让教改走得更远,让步伐走得更坚定。其次,这是创意学生首次接受社会各界的检验,艺术是为社会所用,所以在设计作品的同时,要注重作品的产品化,要与业界有机结合起来。最后,胡礼祥向全体毕业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动员身边的人前来参观作品展,尤其是欢迎业界人士的指导和帮助;二是设计人员要在现场,借此契机和外界交流创作思想和体会,不仅展示作品本身,更要展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三是毕业生一定要多关心学院的发展,关注学弟学妹的成长。
展览中还设置了师生研讨会,针对本次作品展分享经验,交换意见。城市学院有关职能部门、有关分院负责人,创意学院师生出席了开展仪式并参与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