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浙大城市学院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3.93%,签约率91.94%;签约率名列全省本科院校第五名,居独立学院首位”的成绩,给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从学院的整体情况看,就业率和签约率较2008年略有提高。工程学院、信电学院、计算学院分别以97.86%、97.34%、96.51%的综合就业率,列院内九个分院前三甲。信息与计算学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建筑学、护理学、旅游管理等5个专业就业率达到100%。相关数据显示,城市学院考取研究生、公务员及出国深造人数逐年增加,进一步提高了就业质量。
11月26日下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召开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表彰大会暨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学院党委书记胡礼祥在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院上下要一如既往地继续做好就业指导服务工作,在稳定以往较高的就业率和签约率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党委副书记刘玉勇主持会议。
在2009年学院就业工作考评中,计算学院、信电学院和工程学院被评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医学院、外语学院、商学院、传媒学院、法学院、创意学院获得“就业工作达标奖”,37名管理干部和教师获“就业工作先进个人”称号。会上,胡礼祥、刘玉勇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奖。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就业工作体会和经验。工程学院2009年就业工作呈现“高签约率,高专业对口率”等特点,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刘春香表示,学院将从“重末端”到“重全程”转变,继续坚持探索一体化就业工程,增强就业软实力来提升就业质量。信电学院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黄瑞祥,在交流中强调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该学院通过学科竞赛提升就业竞争力,同时邀请知名企业来分院举办专场招聘,为2009届毕业生提供岗位达500余个。计算学院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刘明睿表示,充分利用各方资源,广开就业渠道、畅通就业信息,推荐毕业生攻读浙江大学软件学院研究生继续深造等措施,为其高签约率和就业率打下了坚实基础。“想学生所想,及学生所及”,受到表彰的先进个人代表王艳、李林林、潘娟华三位老师表示,时刻关注学生就业工作的进展程度,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就业意向,及时传递招聘信息是做好就业工作的几个抓手。
胡礼祥对各分院、各部门的积极工作,就业工作者和广大教师的努力付出表示衷心感谢,向获得先进称号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作为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他深知就业工作的艰辛和对学校生存发展的重大意义。他指出,招生和就业工作是学院的两条生命线,直接关系到学院的生存和学生、教师的生发展,因此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使毕业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学院办学的根本目标和要求。学生就业情况的好坏与学院的重视程度、教师的用心与否紧密联系。教师的努力付出,社会上积极的就业措施,才使学院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他希望各单位再接再厉,继续做好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和服务,稳定以往较高的就业率和签约率,并不断提高就业质量。
面临2010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胡礼祥强调,各单位要充分吸纳以往的成功经验,从上到下各个层面关爱学生,“用心、耐心、爱心”做好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帮助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确保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质量完成。为此,他提出七点建议:第一,要注重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分析每位学生的特点,进行就业、升学和创业的分类指导;第二,要注重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实现高质量就业;第三,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指导,引导学生积极的就业态度,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择业态度;第四,要注重对学生的包装,完善就业竞争力证书系统,提高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关注度;第五,及时分析就业市场,扩展就业渠道,挖掘和打造就业、创业基地;第六,分院、学生、教师之间做好资源共享工作,在实习、就业中发挥“传帮带”作用;第七,掌握时机和资源分配,注意就业工作节奏。
学工委相关负责人,各分院总支副书记以及各分院辅导员、2010届毕业生班主任参加会议。
相关报道链接: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与个人受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