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综合时讯

General News
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
发布时间:2009-11-20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2010年,我省高校毕业生将达25万余人,比2009年多出近2万人,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当前虽然我国经济企稳回升,但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为此省教育厅于近日推出了《浙江省201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专项行动计划》,对应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了专项部署。11月19日,浙大城市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传达省教育厅的行动计划,并对学院2010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部署。党委书记、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胡礼祥指出,各单位要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从学院的生存和教师发展的大局出发,一如既往地继续做好创业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稳定以往较高的就业率和签约率,并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党委副书记刘玉勇主持会议。

    会上,学院就业领导小组秘书、学工委副主任潘燕军介绍了学院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城市学院迎难而上,再创佳绩。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3.93%,签约率91.94%,签约率名列全省本科院校第五名,居独立学院首位。从城市学院的整体情况看,就业率和签约率较2008年略有提高。其中,信息与计算学科、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建筑学、护理学、旅游管理等5个专业就业率达到100%。相关数据显示,城市学院考取研究生、公务员及出国人数逐年增加,进一步提高了就业质量。

    胡礼祥传达了《浙江省201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专项行动计划》,分析了学院2009年就业工作和2010年毕业生就业形势。他强调,城市学院学生毕业后除去一部分升学深造外,大部分直接就业于各类企业,因此做好就业服务工作,使毕业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是学院办学的根本目标和要求。招生和就业工作是学院的两条生命线,直接关系到学院的生存和学生、教师的生发展,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强有力措施,继续做好创业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稳定以往较高的就业率和签约率,并不断提高就业质量。 

    胡礼祥指出,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而核心能力的培养集中体现在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学院的创业教育要上台阶,就必须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理念,并提供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平台。在就业上要创新工作思路,发挥创业学院、创业基地的孵化和培训作用,积极打造“创业带动就业”模式。建立高质量的就业基地是提高就业质量的环境基础。要充分发挥原有的200多个实践基地的作用,从点抓起,每个专业的背后由几个基地密切支撑,做到实习、研究、就业相结合;同时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和家长资源,挖掘和打造创业基地和就业平台,为稳定和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打下坚实基础。

    胡礼祥指出,要做好毕业生宣传推广工作,让用人单位充分了解毕业生的的实际能力和表现。企业在选拔招聘大学毕业生时很看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要进一步完善学院已有的就业竞争力证书系统,使学生的经历、成果、体会等在求职简历中充分展示。各单位要充分吸纳以往的成功经验,从上到下各个层面关爱学生,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用“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用尽千方百计”的精神来帮助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确保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会议讨论确定了2009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名单。

    院长助理周金其,学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党政办(宣传办)、教务部、学工委、组织人事部、计划财务部有关负责人,各分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参加了会议。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