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每个孩子心中种下一颗太阳,让爱与思想同行”――这是浙大城市学院西城心旅协会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主题。6月28日,协会再次组织会员赴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热务沟中小学校开展支教活动,至今已整整10天。期间,同学们走访了热务沟附近的红土、卡卡、泽术、木西四个村,收集贫困生资料近百位,给五、七、八年级上了36节课并答疑。以下是同学们的支教日记。 启程,梦想停留在远方 文/宋晨骄
6月28日下午四点,我们就要披上印着西城心旅Logo的T恤,带着所有资助人的善款和美好愿望,还有我们最初的梦想出发了。四川松潘热务沟---我们的心之所系,爱之所向的地方。
由于去年的大地震,西城人的爱心之旅被搁浅了一年,但是我们的爱心活动并没有停歇:去年5.12的时候我们放飞孔明灯为西部小朋友送去祝福点亮希望;今年的同一天我们在学校挂出小朋友璀璨的微笑照片,用微笑纪念悲伤。回收军服,回收旧书旧杂志等活动,让我们为可爱的西部小朋友募集了不少宝贵的充满爱的助学金,开展一对一项目也是我们募集善款的重要手段。
做公益没有“好处”,不能享受“红卡”,也没有“二课堂学分”,但它对于我们心灵的充实和升华,是功名利禄所换不来的。两年的努力两年的期待,今天终于要成行。松潘热务沟离杭州很远,其实也不远,因为那是一个永远驻扎在我们心底的“圣地”。33小时火车加10几个小时的汽车动摇不了我们的决心。有前人的经验,有队员的配备,有带队老师的指导,更有四川教育部门和当地学校领导的鼎立相助,我们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在松潘热务沟孩子们的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
西城,行路与抵达 文/傅晨琦 李茂娅
隆隆作响,火车一直在铁轨上奔驰着。我似乎能想象得到,这条长龙在中国的腰间横穿蜿蜒着。如同我梦里的那条通往霍格沃茨的红色列车般,呼啸着穿山越岭,只留下一串串白雾,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的我们,是否也能到达我梦想里的城堡,挥舞着为我们量身定做的魔杖,去完成我们一直计划着的理想,为等待在西部的孩子们带去希望。去四川支教,或许听起来很璀璨,或许听起来很让人兴奋。也许的确值得这些在城里长大的孩子们兴奋一下。
7月1日从成都坐车到松潘县城,一路上,感慨万千。大巴在新建的两条车道的马路上驰骋着,或钻山洞,或过大桥。有的山洞里赫然写着“5.12地震断裂带第N处,长X米”一条山洞总有那么七八出断裂带;桥是完整的,有的是新造的。经过汶川,看到广东援建的高楼拔地而起,它们比其他地方的楼房都还要高,还要漂亮.一路的蜿蜒,我们刚过一座山,又迎来另一座山,我们溯江而上,历经9个多小时,到达松潘县城,当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待过的地方。这是第一个涉足的少数民族旅游地,这里的气候,这里的村民,这里的城墙、城门,这里的小吃,无不深深地吸引着我。
第二天采访了松潘中学的李老师,教育局的赵主任,桑局长。他们都让我感动不已,热情的安排,真诚的访谈……在他们的安排下,我们坐着大巴进入了热务沟。在沟里,孩子们已经等了我们一个上午了。看到他们稚嫩的脸,看到她们充满希冀的眼神,一路的艰辛,荡然无存。她们害羞地互相躲着,却又掩饰不了微笑。问她们话是总是抿嘴笑笑不愿多说,却又总向你投来渴望交流的眼神。她们的普通话还带有藏语、羌语的口音,却又是姐姐、姐姐的叫得甜美。当她们告诉我,她们的家离这里有2个半小时的路程,她们中午12点就到学校了时,我感到很是愧疚,真应该早点进入沟里,让她们少等一会。
木西村家访 文/傅晨琦 李茂娅
7月6日正午,烈阳高照,西城心旅――木西村家访组一行6人:队长傅晨琦,一对一小组组长陈辉,副组长陈威娜,大一队员宋晨骄、李茂娅坐着木西村学生家里开来的拖拉机,前往木西村进行家访。约莫1个小时,拖拉机开到了木西村二队。队员们下了拖拉机,走到了家最远的郎卡卓玛家里进行家访。
木西村距离县城很远,村民多以放牧为业。郎卡卓玛家里就养了100头牛,46头羊。然而,村民缺乏经济头脑,并没有很好的利用起自己的牲畜,导致家庭经济条件很不好。在热务沟中心学校上七年级的志么磋,60岁的父亲是个聋哑人,在家并没有劳动能力。家里的农活都是大姐姐和二姐姐在做,因此,两个姐姐都没有上过学。她对西城队员说,她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学习的机会,她的爱好,就是学习。
在木西村一队,西城队员家访了汉族人刘如霞,她家里开了个小卖部,是木西村仅有的两个小卖部之一,所以家庭收入还是比较稳定的。八年级班的班长罗戈扎西则十分酷爱数学,然而他对西城队员说的愿望,是希望西城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能帮助他提高他的英语成绩,他的英语平均分只有30多分。但是他立志要考上松潘县高中,将来还要考大学。他向西城队员们许下豪言,要考取浙江的大学。
下午4点,木西村家访组结束了家访,踏上了返校的3小时步行路程。队员6人走在青稞翻滚的田间小路上,看着蔚蓝的天空,听着潺潺的流水,感受到的是这个家访过程中的温暖与感动。队员陈威娜说,村民们即使生活贫困,也会拿出家里最珍贵的食物招待客人。他们的热情好客,让我感到了温暖,他们对生活的乐观向上也让我感到了温暖。更让西城队员们感动的,是孩子们的父母对孩子学习的支持。由于父母们接受教育不多,他们深知学习的重要性,都十分的支持孩子们上学,也会监督孩子的学习。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西城队员与木西村的村民的近距离接触,让木西村村民对西城队员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同时也让西城队员们感到肩上的责任更加重了。通过连续4天的家访让我们看到了热务沟的贫困,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有无数的孩子渴望上学,热爱学习,希望靠读书这条路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西城心旅愿意为之做出自己全心的努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热务沟孩子们的这份梦想而坚持下去。
西城藏族节 7月7日清晨,天微亮,西城心旅队员们已经起床整理完毕。在这个有着个被曦阳染成粉红色天空的清晨的日子里,是热务沟一年一度的藏历新年。受到藏民们的热烈邀请,西城队员也与藏民一起上山祭山神,与他们一起度过这个特殊的日子。
藏历八月十五日,是他们敬菩萨的日子。在这一天,藏民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爬到山顶,撒农达,放火盆,敬山神,敬土神。西城队员第一次过藏族节日,他们也跟着藏民一起绕着火盆,抛撒着农达,高喊着心中的愿望。敬完菩萨下山来,西城队员受邀到藏民村里参加“伧巴”活动。“伧巴”是藏民们以宗族为单位,围坐在帐篷下,拿出食物,一家人一起享受美食,享受美酒,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在庄稼即将收获的日子,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生活,等待着、庆祝着一年一次的收成。
每走进一个帐篷,西城队员便要喝下热情好客的藏民递来的青稞酒,一杯又一杯,藏汉民族一起为喜人的收成举杯,一起为藏汉民族的友谊举杯,一起为热务沟的孩子们的未来举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