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纪委、教育部、监察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10月15日上午,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党委书记胡礼祥主持召开本学期首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专题讨论如何结合城市学院实际,全面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吴健、张新跃、斯荣喜等学院领导出席会议,党委委员,各单位负责人,纪委委员参加学习讨论。纪委书记斯荣喜等作中心发言。
胡礼祥全面宣讲了意见精神,传达了浙江大学党委行政关于学习贯彻意见精神的通知,分析了近年来浙江省高校违纪违法案件的特点和原因,提出了学院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意义和要求。他在讲话中,对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做了两个形象的比喻:经常性的学习教育工作,好比给人脑“杀毒”,可以帮助解决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构建反腐倡廉责任体系,犹如建好“防火墙”。他指出,学院要根据中央文件精神,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如分院院务会制度、“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议事制度、财务人事制度和院务公开制度等,优化各项事业发展的工作环境。
斯荣喜在发言中强调,当前高等学校开展反腐倡廉建设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必须深刻认识做好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他认为,建院以来,学院注重建立健全招生、基建、采购、人事、招投标、议事等人财物管理制度,反腐倡廉建设基础较好。今年学院纪委将按照上级要求,根据学院工作实际,进一步抓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健全并加强纪检监察机构和职能,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开创学院反腐倡廉建设新局面。
吴健在讲话中指出,此次中央专门针对高校反腐倡廉工作提出意见,说明高校反腐倡廉形势非常严峻,也体现中央对抓好这项工作的决心。她说,腐败行为非一朝一夕而成,它与平时工作的许多细节有关。学院要发展,更要抓管理。我们必须结合学院工作实际情况,按照中央的意见精神和浙江大学党委行政的要求,将反腐倡廉工作与促进制度建设、完善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并且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好:从学院层面而言,要及时健全审计机构,充实力量、完善功能,建立健全人、才、物管理制度和议事制度;从分院层面而言,要建立健全院务会制度、“三重一大”议事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用人制度和院务公开制度等,进一步完善二级管理。
与会人员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谈了学习体会,并对如何建立健全反腐倡廉体系提出了建议和意见。组织人事部部长周兆农、计划财务部部长韦志贤从人事和财务方面,谈了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构建反腐倡廉防线的意见。工会主席、统战部部长楼益松建议,要加强学院反腐倡廉机制建设,积极发挥教代会在推进民主决策、反腐倡廉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加强党外人士对学院工作的监督。外语学院总支书记蔡立三,结合浙江大学出现的案例,对学院如何建立健全反腐倡廉体系,抓好人、财、物监督与管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纪委委员邵亚萍、法学院院长侯作前从法治角度,提出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纪委委员叶加申等建议加强分院管理人员的反腐倡廉教育,增强他们的反腐拒变意识和能力。
胡礼祥在做会议总结讲话时表示,高校反腐倡廉工作责任重大、任重道远,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纪委、教育部、监察部的要求,紧密结合学院工作实际,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反腐倡廉工作。他要求:一是要抓好学习讨论,从学院党委中心组、分院党总支中心组、党支部到学生层层落实,学院宣传部门负责做好学习检查工作。二是要组织巡查学院党风廉政、两级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落实建立的规章制度,推动工作作风的建设。三是加强反腐倡廉机制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并进一步加强监督和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