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期末考试的临近,城市学院万名学子开始抖擞精神,积极备考,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中,争取为本学期画上圆满的句号,为下学期开个好头。据悉,城市学院2007―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将于6月20日―7月4日进行,共计1563场次,为期15天。几天来,记者在校园里走了一圈,发现教室、图书馆、自修室等场所坐满了学生。同学们手不离卷,认真复习,把考试当作提高水平和能力、收获自信和喜悦的一次好机会。
以最佳的精神面貌积极备战
走在校园里,记者发现,最近一段时间,无论是同学们的学习态度还是精神面貌,比以往有了很大改观。
在课堂上,同学们个个都踊跃发言,积极向老师请教,解决留存的疑惑或问题,加深对知识理解;下课后,图书馆、自习室成了同学们最爱去的地方,在那里能看到他们低头苦学,热烈讨论的身影。晚上,寝室楼里又是另外的一番景象,每天晚上回去后,玩乐的少了,学习的多了;打闹的少了,讨论的多了。有的甚至为不影响同学休息,在走廊处“挑灯夜战”。
“我平时参加的学生组织比较多,说实话,平时在学习上很少‘挑灯夜战’。现在临近期末了,活动基本上都快结束了,所以我也会全部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期末准备中去,”商学院的沈同学告诉记者,“学习毕竟是我们学生的首要任务嘛!”
在金融专业一宿舍里,宿舍的墙壁上贴着电视剧《士兵突击》的宣传画。“坚守‘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认真学习,共同提高,我们希望用剧中主人公许三多顽强拼搏的精神鼓舞我们全宿舍的同学,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陈同学指着宣传画告诉记者。
突破传统模式的新型考试
与以往每年这个时期不同的是,很多即将走进考场的学生脸上少了一丝紧张,多了一份自信,而且还有点闲情信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城市学院于2007年下半年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教育教学改革,并制定了更合理的教学情况考核模式,建立了多元化的评判标准。所以学生的成绩不再过多地依赖于一场考试的评判,平时表现、实践成绩、期中考核和团队合作等形式的成绩,在学生期末成绩中的比例越来越大。“一考定乾坤”的模式将不再主宰。
“我们今年的考试不再是卷面考试了,老师为检验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要求学生做一份调查问卷的设计,因为这方面的内容是课程的重点内容。”一位上完《媒介调查分析》课的同学说。据了解,该课程以往的考试形式都是闭卷考试。又如《新闻摄影》的考试是提交摄影作品和小论文,以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学业,精于勤,荒于嬉。学生们只有兢兢业业地勤奋努力学习,而不是消极懈怠,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得到好的成绩。在采访中,很多老师也表示,他们会对平时刻苦、作业认真、上课表现好的同学给以加分,并希望同学们能一点一滴地刻苦努力学习。
成功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心态
考试的正常发挥,很大程度上在于学生的心态。有同学表示,与其说去应付考试,不如说去迎接考试;与其说是检测自己,不如说是提高自己。这个说法得到很多师生的认同。对此,很多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是提前进入备考状态。对于记忆性课程,主要依靠平时积累,复习过程中要抓重点;对于应用性课程,在考前应多做习题;对于初次接触的课程,应适当做些往年的试题,以便适应题型。
二是妥善安排时间,讲求效率。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因此备考时,注意静下心,减少其它与学习无关的活动,避免心情浮躁。在感到疲惫时要及时休息,别勉强自己。多进行室内不剧烈的运动,利用听音乐等方式放松心情,尽量让身体保持在最佳状态后再开始学习。
三是重视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考试的真正目的就在于检验前一段时期内的学习情况,让老师了解学生建造的知识大厦是否牢固,是否需要整修与弥补;同时也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考前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科学的复习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计算学院的杨老师希望并祝福同学们以良好的心态,科学的方法,充分的准备,为这次期末考试呈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为自己收获一份自信和喜悦,为家长与老师送上一份答谢与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