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新闻 - 综合时讯 - 正文

综合时讯

General News
杭州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翻译专家委员会成立
发布时间:2008-06-03 信息来源:宣传办公室
    由杭州市语委和浙大城市学院共同筹建的“杭州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翻译专家委员会”今天正式成立。上午,“翻译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在城市学院举行。杭州市副市长、市语委主任陈小平出席仪式并讲话。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语委副主任张连水主持仪式。城市学院院长吴健致欢迎辞,副院长应晶出席仪式。 

    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杭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肖锋介绍成立背景并宣读了《关于成立杭州市公共场所中文名称翻译专家委员会的通知》。杭州市旅游委员会主任李虹出席成立仪式并讲话。浙江省翻译协会名誉会长、浙江大学教授郭建中作为委员会委员代表讲话。 
     
    吴健院长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一所杭州市属高校,浙大城市学院在大力加强外语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同时,也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学院组织了一批年富力强、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积极参与杭州市各类政产学研合作项目,与杭州市的许多相关职能部门一起进行了许多促进杭州发展的科研和课题研究,并取得良好成效。她表示,学院将派出业务过硬、知识全面的外语教师配合委员会工作,与专家委员密切合作,努力做好杭州市公共场所外文使用的调查与研究工作,为杭州市建设生活品质之城做出应有的更大的积极贡献。  

    杭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文化和历史资源。从重量级旅游产品的打造,到国际美誉度的不断提升;从城市开放度的日益显著,到旅游服务水准的国际化,杭州离“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目标越来越近。公共场所的外文是城市国际化的形象标志,也是城市文化品质的具体表现。陈小平副市长在讲话中表示,公共场所中文名称翻译专家委员会的成立,有利于提升杭州的国际化水平,有利于提升语言文字工作,也是杭州市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陈小平副市长指出,公共场所中文名称翻译专家委员会的成立,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造国际化大都市战略,将杭州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化水准的生活品质之城,使杭州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现代化进程窗口的重要举措。他希望,翻译专家委员会能积极发挥成为政府决策的“智囊团、语言卫士、学术权威”三大作用,真正为提高杭州城市国际化水平,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打造“生活品质之城”作出新贡献。  

    据了解,“翻译专家委员会”分为英语、日语、法语、韩语四个翻译小组,聘请浙江大学、中国计量学院、杭州师范大学、浙大城市学院等高校11位教师担任专家委员。委员会秘书处设立在城市学院。市教育局高师处副处长程黎瑶为委员会秘书长,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叶加申为委员会常务秘书长,市翻译学会会长应远马为委员会副秘书长。 
     
    杭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文明办公室、城市管理办公室、语委办、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和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园文局)等市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出席成立仪式。城市学院教师和学生代表也出席成立仪式。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