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全院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十七大精神为动力,推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通知说,党的十七大主题,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各族人民的新期待。党的十七大报告,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为我们继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大会通过的党章修正案,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成果,体现了十七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重大战略思想、重大工作部署,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通知指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通知要求学院各党团组织、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充分认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创建名牌教学型大学和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办学目标上来,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去。
通知要求,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要认真研读党的十七大文件,原原本本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党章,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全院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引导到推进学院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各个方面,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学院健康和谐发展的巨大动力和实际能力,转化为师生员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勤奋工作的自觉行动。
学院党委指出,今年是学院提出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年”,又是实施教育部“质量工程”的第一年,全院上下要把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学院办学实际,联系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和学习工作实际,加强研究,坚持创新,不断提高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使学习成效在推动学院事业发展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院要紧紧围绕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对教育工作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要紧紧抓住学院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围绕创建名牌教学型大学的办学目标,进一步增强培养本科层次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责任意识、危机意识、质量意识和特色意识,努力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坚定不移地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办学,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统筹兼顾办学中的各项工作,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推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化思想政治工作和教风学风建设,继续积极构建实践和教育平台,特别要按照十七大提出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要求,应对时代发展的趋势,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着力提高学生的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为了教师的发展”的指导思想,大力倡导“爱祖国、爱学校、爱老师、爱同学”,大力倡导尊师爱生、和谐共进。关心师生员工的工作、生活、学习和个人发展,全力营造教师乐业、学生勤学的和谐校园氛围。
要结合党建工作实际,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对学院工作的研究和领导。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民主集中制建设、党风廉政和干部工作作风建设,完善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机制,发挥教工党员对学院中心工作的推动和骨干带头作用。
学院党委要求,各总支、直属各支部要认真组织好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分类指导,分层实施,在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当中,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高潮。
宣传部门要利用校园宣传阵地,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及时收集师生学习情况和心得体会,了解师生思想动态和网络舆情。新闻中心要组织广播台、电视台、院报、网站等校园媒体,全方位地采访报道师生员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情况。各分院、部门的网站、网页要开辟专栏,开展网上学习、宣传和讨论活动,在师生当中形成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促进学院又好又快发展的舆论氛围。